他顺口而出王阳明名言,但林如海这探花郎竟不知来历。
林黛玉星眸妙目,暗暗思忖甄钰方才那八个字。
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为何甄钰哥哥随口一句,便字字珠玑,让人回味无穷?
贾敏气不过:“难不成,老爷就这么冤死了?临死都告不得那忠顺王?”
林如海却思忖片刻,深深望了甄钰一眼,一声长叹:“妙!钰儿之智,登峰造极。我若早得钰儿臂助,哪里会沦落到今天地步?”
他撕掉告状内容,下笔有神,笔走游蛇,又写了两淮盐务表示又负圣恩,未能推动,但今年两淮盐税可增加两百万两。又按照甄钰建议,对盐务提出进一步心得、建议。
最后林如海深深看了甄钰一眼,写道:“臣膝下无子,唯有一女,已许配与外甥甄钰。甄钰此人,虽年方弱冠,然聪敏练达,英武刚直,或可造之材,愿陛下留意。”
甄钰诧异,又有一丝感动。
想不到林如海临死前,还向崇平帝推荐了自己,还直言不讳与自己的关系。
原著贾雨村之所以飞黄腾达,就跟林如海推荐有莫大关系。
他递给甄钰:“如此,可行?”
甄钰随口道:“我说,您写: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临终一诗,来世唯有衔环结草,以报陛下殊遇。”
“什么诗词?”
林如海惊愕。
甄钰道:“【病起书怀】。”
这诗词也是他灵机一动,福至心灵想起来,准备用来打动崇平帝的!
他就不信,堂堂陆游临终之诗,这等大杀器还不能感动崇平帝!
甄钰慢悠悠,吟哦道:“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林如海潸然泪下。
这句诗意思是病体羸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身一人远离京城,客居江边。
这不就是他吗?
甄钰又仰天凝望,徐徐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林黛玉娇躯剧颤,难以置信看向甄钰!
如此千古绝句,竟出自“不爱读书”甄哥哥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