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487潜艇的舱内弥漫着柴油与汗臭混合的气味,艇长冯·吕佐夫少校盯着深度表:“120米,进入温跃层。”
声呐员突然举手:“右舷3点钟,螺旋桨噪音!”
吕佐夫凑近听音器,齿轮咬合的节奏让他想起柏林的电车。“是英国‘丘吉尔’级,”他计算着方位,“通知鱼雷舱,准备G7a电动鱼雷——我们来玩个寂静游戏。”
鱼雷发射的闷响传来,艇身轻微震颤。吕佐夫摸出怀表,表盖内侧是未婚妻的照片,她在信里说等战争结束要去特罗姆瑟看极光。“很快了,”他对着表盘呵气,雾气遮住了女孩的脸,“等我们在海底种下足够的铁十字。”
五、士兵的极夜:汉斯的雪地巡逻(芬兰拉普兰)
列兵汉斯·米勒的睫毛结着冰棱,每眨一次眼都像有针在扎。他跟着班长在雪地里跋涉,步枪背带上的铁十字徽章冻得发脆,刮擦着防寒服发出咯吱声。
“看到那堆石头了吗?”班长用枪管指指前方,“去年冬天,三个兄弟在那里被苏军割断喉咙。”
汉斯握紧了手中的MP40,枪托处缠着从家乡带来的羊毛袜——母亲说这样能保暖。忽然,雪地上闪过一道黑影,他本能地扣动扳机,却只惊起一群北极狐,它们的尾巴在极光下像跳动的火焰。
班长踹了他一脚:“浪费子弹!用刺刀抓狐狸,今晚加菜——记住,在极夜中,每个子弹都要换点东西回来。”
汉斯弯腰捡弹壳,发现地面冻着半块苏军的黑面包。他用刺刀戳起面包,上面有齿印,或许是某个士兵临死前啃的。他想起昨天收到的家信,妹妹说柏林的面包店又关门了。
六、战地对话:少校与芬兰新兵(丹麦哥本哈根)
“为什么加入北欧军团?”伦特少校盯着眼前的芬兰新兵,他的冬装袖口还露着苏军制服的蓝边。
“为了不让北极熊吃掉我弟弟。”新兵低头盯着自己的靴子,那是德军发给东线士兵的款式,太大了,塞了两双羊毛袜还是晃荡。
少校挑眉:“北极熊?”
“在拉普兰,”新兵用冻红的手指比画,“苏军来了之后,北极熊闯进村子找吃的。弟弟说,铁十字能赶跑它们。”
伦特沉默片刻,从抽屉里拿出块巧克力:“吃吧,吃完去领双合脚的靴子——记住,铁十字不是赶熊的木棍,是保护文明的盾牌。”新兵咬下巧克力时,眼泪掉进衣领,在零下20度的气温里瞬间结冰。
七、装备背后的人:机械师卡尔的凌晨(瑞典哥德堡)
卡尔上尉蹲在“黑豹”坦克底下,喷灯的火焰照亮他满是油污的脸。油箱底部的输油管冻得像钢筋,他用扳手敲了敲,发出清脆的金属声。
“上尉,驯鹿油脂送来了!”二等兵抱着桶跑过来,桶边结着淡黄色的脂肪。
卡尔用手指挖了块油脂,在掌心搓化:“闻起来像我奶奶的炸肉排。”他将油脂涂在输油管上,看着冻裂的橡胶慢慢软化,“告诉士兵们,以后见到驯鹿要敬礼——它们救的不是坦克,是我们的命。”
二等兵看着他手上的油脂:“上尉,能给我点吗?我想寄回家给妹妹擦冻疮。”
卡尔停顿片刻,把整桶推过去:“拿去吧,就说……是北极熊的脂肪。”
八、极光下的誓言(全体士兵的无声独白)
- 装甲兵:当虎王坦克的履带碾碎冰层时,我听见极光在车顶唱歌,那是钢铁与极夜的二重奏。
- 山地兵:用刺刀在冰壁刻下铁十字,每一刀都在说:这里是欧洲的北极,不是苏军的猎场。
- 潜艇水兵:在黑暗的海底,唯一的光来自仪表盘的绿光,像极了家乡啤酒瓶底的颜色。
- 新兵:班长说极夜会冻住眼泪,但我的眼泪在头盔里结冰时,突然明白铁十字为什么是黑色——因为它要吸收所有的寒冷,只把温暖留给我们。
`
以下是聚焦北欧军团成立及防御部署的写实章节,详细呈现20个军的编制、防区划分与防御体系,严格遵循二战武器配置与军事逻辑:
第34章:北欧军团:极夜防线的钢铁分割
一、军团成立:狼穴的北极敕令(1944年12月)
希特勒的手谕通过加密电报抵达特罗姆瑟:“兹批准成立北欧军团,辖二十个军,驻防瑞典、挪威、芬兰、丹麦,构建‘北极壁垒’防御体系。”冯·里希特元帅站在地图前,用红笔将西国边境勾勒成铁十字形状——这是帝国首次将北欧视为独立战略单元。
“二十个军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