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薪火大明 > 第18章 指点江山

第18章 指点江山

周涛依言在旁边的锦墩坐下,身子坐得笔直。+b¢o+o_k′z¨u¢n¨._c+o?m~

“陛下,臣以为,大明之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要挽狂澜于既倒,需多管齐下,步步为营。”

崇祯皇帝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其一,在于吏治。朝堂之上,党同伐异,结党营私之风盛行。东林、阉党之争虽已过去,然楚党、浙党等门户之见依旧深植人心。官员们不思报国,反将精力用于倾轧同僚,争权夺利。此风不除,国策难行。”

周涛目光扫过虚空,仿佛看到了那些在朝堂上争吵不休的官员嘴脸。

“温体仁、胡应台之流,名为社稷之臣,实为国家之蠹虫。他们巧言令色,媚上欺下,只知固位邀宠,却无丝毫安邦定国之策。此类人,必须清除!”

崇祯皇帝的指节捏得发白,温体仁那张脸在他脑海中浮现,愈发显得可憎。

“其二,在于民心。陛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陕西、山西等地连年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易子而食。地方官吏非但不力行赈灾,反而层层盘剥,致使民不聊生。这才有了王二、高迎祥之辈揭竿而起,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应者云集。若不能安抚流民,给予生路,则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臣在城外所设粥厂,所招流民开矿,正是为此。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份活计,让他们看到活下去的希望,他们便不会铤而走险,去当那反贼。”

崇祯皇帝默然,周涛的话,字字诛心。他何尝不知民生疾苦,只是国库空虚,有心无力。

“其三,在于边防。建奴虎视眈眈,袁崇焕虽能暂时抵御,但陛下可知,孤木难支。辽东防线,靡费巨大,朝中却常有掣肘之声。若内部不稳,将士寒心,长城何以为恃?”

“陛下,臣以为,当前朝中并非无人可用。?l^u\o¨l.a\b+o*o+k′.¨c!o^m?只是明珠蒙尘,未尽其才。”

“譬如致仕在家的前蓟辽督师孙承宗,其老成谋国,经略辽东,天下共知。若能请其出山,参与军机,必能对辽东战局有所裨益。”

“大名府知府卢象昇,此人勇武过人,忠贞可嘉,且治军严明,爱民如子。将来若有战事,必是一员猛将。”

周涛沉吟片刻:“礼部尚书徐光启,徐大人年事已高,陛下当加意优容,然其胸中所学,实乃大明之幸。他老人家不仅深谙农事水利,其编撰的《农政全书》,若能大力推行,不说立刻让天下无饥馑,至少能让许多地方的百姓多几分收成,少饿死些人。

徐大人对西洋格物之学,尤其是火器制造,有独到见解。建奴的骑兵为何屡屡占优?除了悍勇,便是他们的弓马娴熟。我大明若想克制,火器是关键!

陛下,臣听闻徐大人曾翻译过西洋的火器操典,还琢磨过红夷大炮的铸造之法。若能让徐大人主持军械改良,再给他配上得力干将,我大明军中火器的威力,定能更上一层楼。”

崇祯皇帝眼神一动:“徐光启……朕记得他,是个老实本分之人,只是平日里总说些什么几何、测量,朕听不太懂。他真懂火器?”

“陛下,臣敢担保,徐大人在这方面,比许多兵部的官员都要精通。其弟子孙元化,现任登莱巡抚,此人更是当世的火器大家!

孙元化在登莱练兵,据说颇有成效,手底下有一支装备了新式火器的精锐。

若能调孙元化进京,专门负责火器监造与新军编练,不出三年,我大明便能有一支战力可观的火器部队。到时候,管他建奴铁骑还是流寇悍匪,在我大明神机营面前,也得掂量掂量!”

崇祯皇帝听得心中微热,这些日子被各种坏消息压得喘不过气,此刻听到这些,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孙元化……朕记下了。!天*禧?小`说¢网. ?更¢新^最.快^”

周涛继续:“现任首辅李标,为人尚算持重,虽无石破天惊的开拓之功,却也能勉力维持局面,不至于出大乱子。在陛下彻底掌控朝局,清除那些蠹虫之前,李阁老这块‘压舱石’,暂时还能用一用。至少,不会像温体仁那般,一门心思只知道构陷忠良,拉帮结派。”

崇祯皇帝鼻腔里轻轻“嗯”了一声,不置可否。对于李标,他谈不上多信任,但也确实没抓到什么大把柄。

“陛下,臣还要说一个人,此人现在或许默默无闻,但其才学,足以惊艳天下!”

“哦?何人?”崇祯皇帝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宋应星,此人在后世可是大名鼎鼎,实乃旷世奇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