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薪火大明 > 第17章 暖阁坦白

第17章 暖阁坦白

荒唐至极!”崇祯皇帝怒吼,额上青筋暴起,

“朕岂会自毁长城!袁崇焕乃国之柱石,朕……”他想说“朕信他”,可话到嘴边,却又想起自己那多疑的性子,声音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

周涛没有给他太多消化的时间,继续道:

“袁督师一死,辽东人心惶惶,关宁铁骑军心动摇,我大明辽东防线,自此便埋下了崩坏的种子。朝堂之上,那些攻讦袁督师之人,却会弹冠相庆,以为自己为国除了‘奸佞’,陛下可知,那些人里,就有今日在朝堂上对臣喊打喊杀的温体仁之流!”

崇祯皇帝身子一晃,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周涛继续说道:

“再说西北。陛下可知,为何京城内外流民汇聚?皆因陕西、山西等地,自崇祯元年起,连年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地方官吏赈灾不力,层层盘剥,百姓早已活不下去。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名字,陛下或许现在还觉得陌生,但很快,他们就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他们会揭竿而起,从者云集,星星之火,迅速席卷陕西、河南、四川、湖广数省!我大明,将陷入旷日持久的内战之中,国力消耗殆尽!”

“李自成……张献忠……”崇祯皇帝喃喃念着这两个名字,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建奴见我大明内乱不止,更是有恃无恐,屡屡入关寇掠。崇祯四年,大凌河城失守,总兵祖大寿力竭投降。崇祯十一年,建奴再次大举入关,攻破济南府,山东巡抚颜继祖战死,德王朱由枢被俘,掳掠人口财货无数,整个山东几乎被打烂!崇祯十五年,建奴第三次大规模入关,史称‘壬午之变’,纵横河北、山东,杀戮数十万,我大明北方经济彻底崩溃,朝廷税赋来源锐减,却要同时应付两线作战,疲于奔命!”

崇祯皇帝的脸已经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d¢i.y-i,k¨a*n~s\h~u-.+c′o+m?这些闻所未闻的惨败,像一把把尖刀,狠狠刺在他的心上。

周涛的声音愈发沉痛: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松锦之战。陛下会倾尽国力,调集洪承畴统帅十三万精锐大军,驰援被围的锦州。然朝中诸臣急功近利,催促进战,粮草不济,调度失据,最终导致我大明十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洪承畴被俘,不久之后……便剃发易服,降了建奴!辽东最后的屏障消失,仅剩总兵吴三桂一部,退守山海关,苟延残喘。”

“洪承畴……降了?”崇祯皇帝眼中一片死灰,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那是他倚重的大臣,是三边总督,是大明的希望!他竟然会降?

“是。”周涛闭了闭眼,不忍去看崇祯皇帝那绝望的神情,

“至此,我大明关外之地,尽失敌手。而国内,李自成坐拥西北,势力如日中天,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随即,亲率数十万大军,挥师东征,目标直指京师!沿途州县,望风而降。”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兵马抵达京师城下。十八日,守城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迎贼军入城。

“陛下于宫中召集群臣议事,竟无一人前来应召!您欲效仿宋室南渡,前往南京,以图再举,却被身边亲信以各种理由阻拦,错失良机!您为免后宫嫔妃公主受辱于贼寇,亲手斩杀周皇后以外的嫔妃,剑劈长平公主,刺死昭仁公主!最终,您带着贴身太监王承恩,逃至煤山,于万岁山寿皇亭前的一株歪脖子海棠树下,以发覆面,于衣襟之上留下血书:‘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言毕,自缢殉国!大明二百七十六年的江山社稷,至此覆灭!”

周涛说完最后一句,已是泪流满面,再次重重叩首在地,泣不成声:

“陛下!臣所言,字字泣血!这便是大明未来的国运,也是陛下您……未来的结局啊!”

崇祯皇帝听着,脸色愈发苍白,放在龙椅扶手上的双手死死攥紧,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根根发白,手背上青筋暴起。这些话,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尖刀,无情地剖开他一直以来试图维持的帝王体面,将那血淋淋的现实赤裸裸地展现在他面前。

“这些该死的乱臣贼子!朕待他们不薄,他们竟敢如此负朕!朕要将他们一个个都碎尸万段!凌迟处死!诛其九族!”

周涛伏地不起,任由崇祯皇帝发泄着心中那如火山爆发般的怒火与悲痛。

许久,崇祯皇帝的怒吼渐渐平息,只剩下粗重得如同风箱般的喘息声在暖阁内回荡。颓然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