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薪火大明 > 第17章 暖阁坦白

第17章 暖阁坦白

向后重重靠在龙椅的椅背上,眼神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疲惫与深入骨髓的茫然。

“王承恩……他还算……是个忠心的……”

周涛声音沉重:“王承恩感陛下隆恩,随陛下一同殉国,缢死于寿皇亭旁的海棠树下。”

崇祯皇帝缓缓闭上了眼睛,两行清泪无声地从眼角滑落,滴落在他那件已经洗得有些发白的明黄色龙袍之上,迅速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良久,缓缓睁开眼,眼中那股滔天的怒火与绝望,渐渐被一种更为深沉的悲哀与决绝所取代。看着周涛,声音平静得有些可怕:

“你继续说。大明亡了之后,又如何?”

周涛心中微微一松,知道崇祯皇帝已然信了七八分。定了定神,继续说道:

“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和李自成为了争夺一个歌姬,冲冠一怒,开山海关,放建奴入关。”

“为…为一个女人?”崇祯皇帝的声音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喉咙,嘶哑干涩。他踉跄一步,险些跌倒,脸上血色褪尽。

“建奴入关后,李自成很快便在建奴和吴三桂兵马的夹击下仓皇西逃。建奴占据北京,随后开始了对整个华夏的血腥征服。”

崇祯皇帝只觉得胸中一股血气翻涌,眼前阵阵发黑。

周涛的声音沉了下去:“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街头巷尾,皆是建奴兵丁,手持钢刀,逼迫百姓剃发。稍有反抗,便是人头落地!这是要彻底磨灭我汉人的身份,断我汉人的脊梁!”

“剃发…易服…”崇祯皇帝咬着牙:“建奴好胆!竟是要让我汉室子民都变成那金钱鼠尾不成!”

周涛接着说:

“江南各地汉人百姓英勇反抗。扬州城,史可法率领全城军民,奋勇抵抗,死守不降。城破之后,建奴屠城十日不封刀,史称:‘扬州十日’”

“江阴一城军民,面对十数倍于己的建奴大军,死战不退!城中男女老幼,同仇敌忾,城破之后,仍与建奴展开激烈巷战,直至最后一人!无一投降!城破前留下遗言:‘头可断,发不可剃!’,悲呼:‘大明有难,我朝无人;我朝有难,大明无人乎?’其状之惨烈,罄竹难书!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好!好样的!这才是我大明的忠勇之民!”崇祯皇帝虎目含泪,声音却带着一丝颤抖的骄傲与无尽的悲愤。

“四川白杆兵誓死抵抗,建奴入川后,大肆屠杀!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竟沦为无人烟的白地!后来,足足耗费了上百年的时间,从湖广等地大量迁徙人口,才渐渐恢复了些许人烟,史称:‘湖广填四川’。”

崇祯皇帝额上青筋突突直跳,双拳紧握,指节捏得发白,猛地转身:

“朕定要手刃叛贼、国贼、民贼!建奴!猪狗不如的东西!竟敢如此屠戮我汉室子民!朕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周涛等他情绪稍稍平复,才继续说道:“陛下,建奴坐稳江山之后,为禁锢思想,巩固其统治,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大兴文字狱,罗织罪名,株连甚广。凡有文人墨客,在诗词文章中稍有提及故明,或流露出些许不满之词,动辄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祸。无数饱学之士,因此家破人亡,断送性命。我汉家数千年传承的铮铮风骨及,凛然大义,便在他们的屠刀与高压之下,一点点被消磨殆尽。许多人为了苟活,不得不变得奴颜婢膝,为其歌功颂德。中华文脉,几近断绝!”

崇祯皇帝颓然止步,脸色灰败。只觉得胸中一股郁气翻腾,堵得他几乎要喷出血来。

暖阁内一片死寂,唯有崇祯皇帝粗重的喘息声。

许久,缓缓抬起头,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烁着绝望与不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建奴…坐了多久江山?”

“二百六十八年。”周涛沉声答道。

“二百六十八年!”崇祯皇帝身躯一震,二百六十八年!建奴竟然统治了我华夏二百六十八年!大明的江山,竟被这些外族窃据如此之久!他仿佛看到,一代又一代的汉家儿女,生于异族统治之下,渐渐淡忘了祖宗的荣耀,磨平了反抗的棱角。一种深入骨髓的羞耻与痛苦,让他浑身发冷。发出一声似哭似笑的短促声音:

“朕…朕真是大明的千古罪人!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猛地抬眼看向周涛,眼神中充满了疯狂的希冀与最后一丝挣扎:“后来呢?建奴又是如何灭亡的?”

周涛连忙说道:

“清朝末年,闭关锁国,不思进取,腐朽不堪。而此时,西方列强,也就是‘西洋蛮夷’,通过工业革命,船坚炮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