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世外仙(三)
◎她呼吸一滞,下意识擡手遮住那双眼睛。◎
十日后, 定风城以南百里,泰州。
此地背靠龙山,易守难攻, 又有澜江丶梵江流经, 内海贸易发达,是南下的要道之一。
如今北方战事频仍,西行沙漠的路线被燕人强行截断,大批本该经由定风城运往辽西的货物丶不得不转走水路。位处两江交界的泰州, 遂一时成了炙手可热的中转地。
城中到处可见行止奢靡的胡人商队和随行的乐师舞姬, 渡海而来丶售卖扶桑“神药”的江湖术士,甚至一个个道士打扮丶多年未曾下山入世的北疆天师道弟子……若非值此乱世,因缘际会,想来世人穷此一生, 都多半无缘得见这些醉心于追寻天道的怪人。
不久,因着泰州知府秉承上峰旨意,下令开城门收容难民。来自五湖四海的行商与风尘仆仆丶拖家带口的难民, 更是在城中各据一方丶“各成一景”。
三教九流, 鱼龙混杂。看似光鲜热闹的表象下, 却亦掩埋了太多暗涌的异相——
“姑娘,这剪子可是照着你的要求丶昨日叫我这徒弟整整磨了半宿的,你瞧。”
东街铁匠铺。
牛高马大的汉子打着赤膊,一手持剪, 另只手则从身后的徒弟那接过一条麻绳。
那剪子看着轻巧,却只在绳结上轻轻一绞,麻绳便断成两截落在地上。
虽说样式仍是妇人常用的绣花剪, 可架势已是截然不同。
乍一看, 竟隐隐有几分媲美刀剑丶吹毛断发的意思。
“如何?姑娘可还满意?”
而铁匠显然也对自己的“作品”颇为自得。说话间, 又擡手砰砰拍了两下胸脯。
“收多少银子办多少事。我敢说这整个泰州城里,也只有我老李有这耐心丶有这手艺。怕是那寻常兵器拿来比,也不如它一半锋利!姑娘,别说你是拿来绣花裁线了,就算是拿来杀……咳咳。”
铁匠一时口快。
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些什么,又不由尴尬地清了清嗓子。
唯恐客人嫌晦气,连忙改口扯起这剪子是如何慢工出细活,还特地给她在上头打了花纹云云。
“好看不说,又能拿来防身。”
铁匠道:“连我家那婆娘看了也爱不释手,直吵着要我明个儿给她也打上一把——姑娘你且看看,可有哪里不满意?”
绝口不提今早铁匠娘子的原话,分明是:【一把剪子要这么锋利作甚?我看这买剪子的姑娘,怕是人也怪得很。】
【怕不是要学城东张家那毒妇……!我昨日挤在人堆里瞧了一眼,那真是……也不知她哪来的力气?一个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弱女子,竟生生拿把剪子丶便连杀了婆婆公公,还有她那相公——整整三个人呐。听说血溅了一屋子,怎么擦也擦不干净,叫人心里瘆得慌。】
【想想她倒是好,杀了人,一刀了结了自己便是。就是可怜了那张家的小姑娘……本就是个瞎子,如今又无父无母,连个帮衬的长辈都没有。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办?】
那灭门凶案一出,直闹得满城风雨,铁匠暗恨自己嘴快丶怕是要惹人联想。
好在他这客人戴着幕篱,也瞧不出脸上什么表情。
只边听他介绍着,又拿过剪子丶对着阳光仔细检查一番。
末了,没挑刺也没多问,从荷包里码出半贯钱结清账,便将那绣花剪收进手上挽着的元宝篮里。
瘦削的背影远去,复又走进街尾的一间胭脂铺。
......
这是谢沉沉与魏弃离开定风城丶在泰州落脚的第三日。
在沉沉起初的想象中,手里有钱,身边有人,理所当然便意味着,他们只要离开战乱中心丶找对回家的路,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回江都——她正是抱着这样的期望,所以一路风餐露宿丶哪怕旁边躺了个随时都可能暴起的危险因素,也毫无怨言。
靠着沿途问路打听,竟生生在两日之内,便和魏弃一同赶到了百里之外的泰州。
单在忍饥挨饿的毅力这一点上,她想,自己或许能和压根就不用吃饭的魏弃比上一比。
然而,事与愿违。
等到真的踏入泰州地界,她满心欢喜地盼着南下。
眼前等待着她的现实却是:没有路引丶没有户籍文书,他们只能算是来历不明的流民。
遑论彼时,泰州城中早已贴满了她与魏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