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大明:开局伴读,我教太孙当皇帝 > 第223章 尘埃落定!

第223章 尘埃落定!

退朝的钟声敲响,百官鱼贯而出,奉天殿外的广场上,气氛却与殿内截然不同。¢叁¢叭!看′书^旺/ ?庚+鑫,嶵^全`

官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刚刚发生的一切。他们的眼神里,敬畏、惊叹、忌惮,五味杂陈。所有人都在重新估量那位年轻的皇太孙,也都在揣摩那位心思难测的皇帝。

汉王一系的官员个个面如死灰,匆匆离去,仿佛身后有猛虎追赶。而太子一系的官员,则面带喜色,却又不敢过分张扬,只是彼此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一场政治风暴,以最雷霆万钧的方式开始,又以最不容置喙的方式结束。

东宫,书房。

朱瞻基换下朝服,坐在窗边,久久不语。他仍在回味着朝堂上的每一个瞬间,尤其是皇爷爷最后的裁决。

“殿下,”林昭为他续上一杯热茶,“今日之事,您赢得漂亮。·y_u+e\d!u`y.e..+c?o.m/”

朱瞻基摇了摇头,苦笑道:“我只是把况钟的奏报念了一遍,真正一锤定音的,是皇爷爷。”

“殿下赢的,不只是朝堂上的辩论。”林昭的目光清澈,“您赢在用对了人,也赢在信对了人。况钟的雷霆手段,为您递上了最锋利的刀。而您在殿上的那番话,是为这把刀,争取到了最正当的名分。”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道:“陛下最后的处置,更是妙绝。罚况钟俸禄,是堵住了言官的嘴,维护了朝廷法度的颜面。禁足汉王,是敲山震虎,警告所有心怀不轨之人。而那道‘先斩后奏’的旨意,则是将真正的权力,牢牢地交到了您的手中。经此一役,通州工程,再无掣肘。”

朱瞻基静静地听着,心中豁然开朗。他明白了,皇爷爷今日在朝堂上,给他上了一堂最生动的帝王课。,看~书¨君′ `已_发?布~醉.薪·璋^結′如何平衡,如何打压,如何授予权力,这其中的分寸,远比书本上的知识来得深刻。

“我明白了。”朱瞻基长出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坚定,“皇爷爷是在告诉我,身为储君,不仅要有仁心,更要有霹雳手段。”

与此同时,汉王府内,一间密室中,传来瓷器碎裂的巨响。朱高煦一脚将一个价值连城的汝窑青瓷瓶踹得粉碎,胸口剧烈起伏,眼中布满血丝。

“父皇偏心!他就是偏心!”他如同困兽一般咆哮着,“我为他南征北战,立下多少汗马功劳!如今,竟为了一个黄口小儿,如此折辱于我!”

一名心腹幕僚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王爷息怒……太孙羽翼己丰,陛下圣心又……我们此时,不宜再与他硬碰。”

朱高煦喘着粗气,慢慢冷静下来。他知道幕僚说的是对的。这次,他输了,输得彻彻底底。他不仅输掉了通州的钱袋子,更输掉了在朝堂上的脸面和声势。

“朱瞻基……况钟……”他将这两个名字在齿间反复咀嚼,眼神里的怨毒几乎要凝成实质,“我记住了。我们走着瞧。”

三日后,皇帝的圣旨送抵通州大营。

况钟率工地所有管事,跪接圣旨。当听到“先斩后奏”西个字时,他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只是叩首的动作,比之前更加恭敬。

圣旨宣读完毕,况钟起身。

他没有说任何豪言壮语,只是转身,对着身后数千名工匠民夫,下达了开工以来最简洁的命令:

“全线开工!”

一声令下,整个河堤工地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瞬间苏醒。

数万民夫的号子声此起彼伏,汇成雄壮的交响。成千上万的独轮车在搭建好的木道上川流不息,运送着土石。河道两岸,巨大的木质起重机缓缓转动,将打磨好的条石一块块吊装到位。工匠们一丝不苟地测量、砌筑,用特制的糯米石灰浆填充缝隙。

整个工地,从东到西绵延数十里,却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况钟的身影,每日都会出现在工地的每一个角落。他亲自检查每一段堤坝的质量,用尺子量,用手敲,比最严苛的工匠还要挑剔。

京城里的风雨,似乎被彻底隔绝在了这片热火朝天的土地之外。

半个月后,一份来自通州的报告,摆在了朱瞻基的书案上。

没有请安,没有客套,只有一行行冰冷而精准的数字:

“土方工程,己完成三成。石料砌筑,己完成一成五。预计工期,可比原计划提前二十日。”

落款:臣,况钟。

朱瞻基看着这份报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