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帝国 > 第八十五章 突生变故

第八十五章 突生变故

本身又有过硬的人脉,再加上中书门下对王景范看不上,恨不得早早的将这个麻烦打发出京师来个眼不见心不烦,王景范外放本是板上钉钉之事,剩下来的就是挑选一个合适的位置。不成想韩慕雪自上次拜访韩绛之后回来的第三天起便身体不适,更是恶心呕吐厌食,王景范也顾不上“闭门读书”亲自去请名医,另外则是让人赶快报知韩绛韩慕雪的父母都不在京师,最亲近的人便是韩绛夫妇,韩氏又是官宦世家人脉广泛能够请来更好的医生诊治病情。

世家大族与寻常百姓不同,大宋有嫁女“厚嫁”之俗,就如王景范的老丈人在江宁做官之时便已经经营农庄遍植名贵树种,为的便是让韩慕雪到出嫁的时候有一份厚重的嫁妆。本来“厚嫁”也是无可非议,不过在老百姓身上可就不这么乐观了,甚至怕自家的女儿三十都嫁不出去,更有些极端的则是“杀婴”屡见不鲜。

韩慕雪是韩缜唯一的女儿,老来得女自是宝贝的无以复加,在整个韩氏家族的三代儿女中她的年龄正好适中也是颇得宠爱。至少在韩绛这里他们夫妇可是将她当自己的女儿来看待的。范氏在接到通报之后,立刻亲自去王府看望。更有数个颇有名气的名医跟随,不过等他们赶到王景范家中的时候。却见这对小夫妻说笑,原来王景范请来的医生一把脉便知韩慕雪已然有了一个多月的生孕,只是韩慕雪平时身子单薄,有孕后反应过于强烈,只要静心安养便可无事。

虽然王景范和韩慕雪只是成亲还不到三年,不过自打两人结为连理之后,孩子便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3/8+看+书-网¢ \无.错_内-容?两人年纪尚轻也倒没有太过关注,但两年过去韩慕雪还没有身孕的迹象就让韩家人坐立不安了纵然王景范一直以来都是循规蹈矩,在程氏乃至范氏眼中。年纪轻轻、仕途通达、才高八斗诸如王景范身上的一切都是“风流”的原罪。如王景范风流放荡在同僚眼中是名士风度,但在自家女人身上便是多灾多难,如此一来也家里的歌妓舞女都还是韩缜夫人程氏在去年的时候为王景范交友置办的,预防的便是某人耐不住寂寞或是被他的同僚给带坏出入青楼烟花之地,再者最有利的便是韩慕雪早早诞子有了孩子的男人总归是要稳当些。

早先王景范对长辈们的心理还是拿捏的很到位的,一者他志不在此,能够让天下女子非某人不嫁那是苏轼的任务,再者他也实在抽不出空闲。少时母亲过早亡故,而父亲也是终身未曾再续弦。虽然父母的故事他了解的并不多,不过按照他对父亲的了解若非对母亲情深意重,为了保障父亲的计划最大限度的接近成功,王景范也要多几个弟弟或妹妹的。可父亲终究宁可到死也是孤身一人这对王景范有着很深的触动。韩氏家族的长辈们怎么看是他们的事情,无论做什么王景范也就装着看不见罢了。

韩慕雪有了生孕高兴的自然是韩氏家族的女眷,尤其是韩绛夫人范氏总算是心里长舒了一口气。不过又高兴的就有苦恼的,韩绛和王景范便是了。在父亲的描述中。千年之后女子怀孕到生产再到将孩子养大,若无特殊事故。很少发生夭折之事,但那是千年之后的事情,摆在王景范眼前的现状远要严峻的多,远的不说,就是当朝的皇帝陛下龙子就夭折了数个之多,最终连皇位继承人都成了整个大宋的隐忧。熟读史书的王景范深知如京师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是历代史书上不曾有过的,大宋的人口繁荣并不能掩盖生育、养育一个孩子的困难,就是韩氏这等顶级官宦世家的孩子也是夭折了不少。

也正是出于种种考虑之后,王景范最终还是决定留在京师,只有在京师韩氏家族才可以请到最好的名医,甚至是皇宫中的御医来保障韩慕雪以及孩子的安全按照王景范的打算外放一任最好是沿海一州知州,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掣肘发挥自己的才能,而根据大宋典章制度如杭州这等富庶州知州至少要两任通判才可,或是有着等同的仕宦资历。

显然王景范不可能去杭州这样繁华之所出任知州,韩绛谋划的是如漳、楚、秀、台这等南方次一级的州,出任之前在崇文院中略升半格即可达到目的,想来这个面子中书门下是乐于成全的。此时莫要说韩慕雪能够经得起长途奔波随自己赴任,王景范也没有胆量让自己的夫人孩子冒如此大的风险,而且他也想不出比京师更适合生孩子的地方。

王景范这一撂挑子拍屁股走人,就直接将韩绛凉在半空中了就是楚、秀之地知州也不是这么好谋划的,放在一个正常状元身上也许王景范这个资历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个侄女婿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