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威廉:帝国的崛起 > 第38章 幽蓝光芒

第38章 幽蓝光芒

1925年7月24日凌晨三点,法本公司柏林实验室的防爆灯在天花板投下惨白的光晕,将每个角落的阴影都切割得棱角分明。+3`巴.墈`书¢蛧¨ -已¨发.布,蕞,鑫.章?结`

霍夫曼博士站在保险柜前,右手食指在黄铜密码盘上沉稳转动,“咔嗒、咔嗒”的齿轮咬合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像在拆解一道精密的谜题。

当最后一位密码被按下时,柜门开启的瞬间涌出淡蓝色的惰性气体,带着一丝乙醚的甜味,那是保护样本免受氧化的屏障。

“博士,您的咖啡。”助手递过搪瓷杯,目光不自觉地瞟过保险柜内的铅制容器,那里面存放的,是能让德国装甲坦克脱胎换骨的希望。

霍夫曼接过杯子,橡胶手套在杯壁留下模糊的指纹,指尖还残留着昨夜处理硝酸纤维素时沾染的酸蚀感。

“去把紫外线灯拿来,波长调到365纳米。”他的声音沙哑,喉咙里像卡着砂纸,那是吸入酸雾的后遗症。

铅盒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防磁工作台上,霍夫曼戴上特制的铅手套,轻轻托起样本。

三层结构在紫外线下泛着幽蓝荧光,钢铁夹层的纹路如同基律纳铁矿的矿脉般蜿蜒,橡胶层中若隐若现的金属纤维则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两种材质牢牢锁住。

“看到这三维网络了吗?”博士的语气带着一丝兴奋,“瑞典钢铁的纳米纤维分布精度达到0.7微米,比我们的工艺高出整整两个等级。”

实验室的机械钟敲响西点,清脆的钟声惊得窗外的麻雀扑棱棱飞起。¨c?n_x.i!u?b¨a¢o+.\n¨e!t.霍夫曼突然起身走向通讯终端,老式电话机的转盘发出咔嗒声,接通后传来威廉三世贴身侍卫长冯·里希特霍芬少校的声音:“博士,专列改装进入最后阶段。”

“装甲厚度?”霍夫曼打断道,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样本边缘,那里的橡胶正随着温度微微收缩。

“克虏伯特种钢30毫米,加上您设计的橡胶夹层。”少校的声音透过电流变得有些失真,“总防护能力相当于45毫米均质钢,足以抵挡轻武器的扫射。”

霍夫曼看着样本在紫外线下逐渐稳定的荧光,眉头微蹙:“告诉车长,轴承密封件必须用最新的丁腈橡胶。北海的盐雾腐蚀性极强,三年前基尔港的潜艇就是因为密封件老化渗水,差点让整个舰队的密码本泡水。”

他想起那个雨夜,潜艇兵们穿着湿透的制服抢救文件的狼狈,这种错误,绝不能在皇帝的专列上重演。

当助手调试电子显微镜时,霍夫曼将样本放回铅盒。

“少校。”他对着话筒压低声音,“陛下坚持要带冷轧机图纸,你怎么看?”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少校无奈的轻笑:“瑞典人对机械的傲慢是出了名的。1912年他们拒绝我们的火炮技术,就因为图纸上有0.1毫米的公差,说德意志的精度配不上瑞典的钢铁。”

“正是如此。+零?点~看′书? ,哽*歆_蕞¨筷+”霍夫曼的手指划过铅盒上的克虏伯标志,“让他们以为我们在求购钢铁,实际上……”

他没说下去,转而看向窗外,柏林的黎明正透过防爆玻璃,将远处的烟囱染成铁锈色,像一根根指向天空的钢铁手指。

“惊喜准备好了吗?”少校的声音带着期待。

霍夫曼嘴角上扬:“等陛下的专列驶入斯德哥尔摩,瑞典人会发现,他们的钢铁配上我们的橡胶,能造出改变战争规则的东西。”

他挂断电话,转身对助手说:“把样本放进防震箱,用布纳橡胶填充每一个缝隙,哪怕火车颠簸,也不能让纤维结构错位。”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闪烁,霍夫曼抬头看向天花板,老化的线路在黎明的电流中颤抖,像在为即将到来的旅程不安。

威廉三世回到王宫时,施特雷泽曼总理正在签署英德煤炭协议。

橡木办公桌上散落着鲁尔区的产量报表,总理的羽毛笔在羊皮纸上划过,留下深色的墨迹,每一笔都像在掂量帝国的重量。

“陛下。”施特雷泽曼推过协议,“每年200万吨焦煤,足够维持莱茵钢铁厂的运转。”

皇帝将军帽扔在文件堆上,工装外套的袖口还沾着法本实验室的酸液痕迹,那是昨夜调试设备时不小心蹭到的。

“霍夫曼有了新突破。”他走到酒柜前,水晶瓶塞拔出时发出啵的轻响,“但需要瑞典的高纯度钢铁,硫含量必须低于0.01%。”

威士忌在玻璃杯里晃荡,冰块撞击杯壁的声音像极了装甲板出现裂纹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