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大家都意识到这项任务的分量。几位老干事立刻开始商讨广播稿怎么写,板报主题怎么定,学习材料去哪里找。科长看向简宁:“小简,你播音好,思想也活跃,也想想有什么好的点子,特别是文艺宣传方面,唱歌朗诵之类的形式,群众喜闻乐见!”
简宁的心,在科长话音落下的瞬间,猛地一跳!
机会!它真的来了!而且是以如此迫切、如此重要的方式降临!比她预想的还要快,还要急迫!
她强压下几乎要脱口而出的“我这里有一首歌!”,脸上保持着认真聆听和思考的表情,用力点了点头:“是,科长!我一定好好琢磨,尽快想出合适的方案!”
她没有立刻拿出那份揣在口袋里的、几乎被手心焐热的《英雄赞歌》歌谱。
李成钢昨晚的话在她耳边回响:“……等上一两天再交……”
她理解了其中的深意。现在科长刚布置任务,大家还处于群策群力、广泛收集素材的阶段。她如果立刻拿出如此“完美”的成品,固然能引起注意,但效果未必最大化,甚至可能显得过于“巧合”或“刻意”。
她要等。
等到科长和几位老干事尝试组织材料,发现缺乏一个足够响亮、足够打动人心的“核心”作品时;
等到大家为找不到合适的、能传唱的歌曲而开始焦躁时;
等到这份“政治任务”带来的压力在科里逐渐累积时……
那份署名“简宁”的歌谱,就将成为及时雨,成为雪中炭!那时,它的价值将被放大无数倍!而她简宁,也将从一个辅助人员的“贡献点子”,变成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关键人物”!
简宁坐在自己的小办公桌前,拿起笔,假装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科长讲话要点和大家的讨论。她的嘴角,却悄悄弯起一个极浅、却又充满智慧与信心的弧度。
她开始构思,如何在“合适”的时机,以一种看似“偶然”却无比“自然”的方式,拿出这份必将引起轰动的作品。窗外,冬日的阳光似乎也变得格外明亮起来,照在她年轻而充满斗志的脸上。一张无形的网,正由她和李成钢共同编织,只待在最恰当的时机,稳稳地兜住那期盼己久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