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炮口俯仰角度,清理炮膛,装填火药包、实心弹…
“三斤炮!预备——放!”
“轰!轰!轰!轰…!”
十门三斤炮次第怒吼!炮口喷吐出橘红的烈焰和浓烟!十枚铁球带着刺耳的尖啸划破长空,狠狠砸向三里外的“敌堡”前沿!
远处,预设的木制栅栏、拒马在剧烈的爆炸和冲击中木屑横飞,瞬间被撕开数道巨大的缺口!烟尘弥漫!
“好!”指挥台上传来低低的喝彩。这前置炮兵的猛烈轰击,瞬间瓦解了敌方前沿障碍,为步兵打开了通道!
“步一营!步二营!交替掩护!锋矢阵型!冲击缺口!步三营预备队跟进!”陈石头抓住炮击造成的混乱时机,果断下令!
鼓点骤变!急促如雨!
“杀——!!!”震天的怒吼从两个步兵营爆出!士兵们以小队为单位,盾牌在前,长枪居中,火铳在后,如同无数把锋利的尖刀,从炮兵轰开的缺口处,向着烟尘弥漫的“敌堡”发起了迅猛的冲锋!脚步踏地,卷起漫天黄尘!
就在步兵即将冲入缺口之际,陈石头再次厉吼:“炮兵营!目标!敌堡墙垣!五斤炮!覆盖轰击!三斤炮延伸压制堡内!”
令旗再挥!
“咚!咚!咚!咚…”六门沉重的五斤炮发出了更狂暴的怒吼!巨大的铁球如同陨石般砸向“敌堡”那模拟夯土的墙垣!沉闷的撞击声和假想的崩塌声仿佛就在耳边!同时,十门三斤炮也调整角度,将炮弹抛射向堡内纵深,压制可能的反扑火力!
炮火轰鸣中,冲锋的步兵如同潮水般涌入了被轰得七零八落的“敌堡”缺口!模拟的巷战、争夺在烟尘中激烈展开。
李济生站在指挥台上,紧盯着战场。步炮协同!炮火开路,步兵冲锋;步兵撕开缺口,炮火延伸压制纵深!如同铁锤反复砸击,将“优势火力”这一核心发挥到了极致!虽然操演中仍有配合生疏、步炮衔接不够完美之处,但这套围绕火炮建立起的进攻体系,己初具雏形,展现出可怕的破坏力。
……
进攻演练的烟尘尚未散尽,防御操演己然开始。目标:如何在无险可守的旷野,抵挡大队骑兵的冲击!
演武场另一侧,空旷的平地上。第二旅的一个步兵营被紧急集结。面对由数十名骑兵(由精锐士兵骑马扮演)模拟的汹涌“敌骑”,营正脸色凝重。
“变阵!空心方阵!”营正嘶声大吼!
急促的铜锣声响起!
原本的纵队士兵闻令,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迅速而有序地向西面散开!盾牌手在外围组成最坚实的壁垒,长枪兵紧随其后,将长枪从盾牌间隙和上方狠狠刺出,形成一圈密集的枪林!火铳手则在内圈,依托长枪兵和盾牌的掩护,迅速装填。整个营近五百人,在极短时间内,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西西方方、浑身是刺的铁刺猬!方阵内部留空,便于军官指挥和伤员转运。
“敌骑”呼啸而至,马蹄踏地如雷!他们试图寻找方阵的薄弱点,进行穿插分割。然而,无论冲向哪一面,迎接他们的都是森然的盾墙和如林的长枪!扮演骑兵的士兵不敢真的冲撞上去,只能在外围游走,做出劈砍突刺的假动作。内圈的火铳手则在军官口令下,对着外围游走的“敌骑”进行轮番排枪齐射!
“砰!砰!砰!”硝烟弥漫。
虽然只是模拟,但那森严的阵势、密集的枪刺和黑洞洞的铳口,依旧让扮演冲击者的“骑兵”感到阵阵心悸。面对这样一个毫无破绽、火力覆盖全方向的铁桶,骑兵的冲击优势荡然无存!
“好!稳住!长枪手,低刺马腹!火铳手,专打骑手!”营正在方阵核心不断嘶吼调整。士兵们相互依靠,用盾牌为同袍抵挡“箭矢”(抛射的土块),用长枪逼退靠近的“敌骑”,用火铳进行有效杀伤。虽然阵型在模拟冲击下略有晃动,但核心稳固,始终未被撼动!
指挥台上,李济生微微颔首。这源自欧陆战场的空心方阵,经过戚继光车营思想的改良,成为渭水盟步兵在野战中对抗骑兵的保命绝技。配合燧发火铳的密集火力,足以让任何轻骑兵付出惨重代价。
……
夕阳如血,将演武场染成一片赤金。一天的残酷操演终于结束。士兵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在军官的呵斥下整队回营。许多人背上带着新鲜的鞭痕,更多人身上青紫交加,那是高强度对抗留下的印记。汗水泥土混合,在脸上身上糊成硬壳。
伤兵营里,吴郎中带着几个学徒忙得脚不沾地。鞭伤需要清洗敷药,对抗中的扭伤挫伤需要推拿活血,过度疲劳导致的晕厥需要施针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