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有不少人,都羡慕世和,因为他正大光明地离开了村子,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皇粮,也就是说,他在村里是吃商品粮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全家都跟着享福,在计划经济时代,凭票供应,让任家过的日子比较滋润。
要从农村跳出去,就像鲤鱼跳龙门一样,他能跳出农门,必须要先当兵,因为考学已经没有希望,他读到在当时的人们最高的学历,再往上读,已经不能。
他在田间耕作,他十分憎恨农业,不想在农村,不想和农民打交道,结果上天捉弄人,偏偏让他经历这些事,让他在这个圈子里混。
当时因为他有文化水平,大队就让他担任记工员,然后当民兵连连长,负责村务工作。
他的能力得到锻炼,并且在村里做得得心应手。
后来在耕作的时候,村支书说:“世和,县里在征兵,你就去试试吧,看能不能验上兵。·艘¢嗖.暁!税_旺+ /嶵/鑫¨章`結\庚+辛\快,”
世和一听,觉得有点意外,愣了一会,缓过神来,问:“是什么兵种?”
“你先不要问兵种,不管什么兵种,只要先当上兵再说,先上车再补票,挑三拣四,最后啥都没有。”老支书说。
听了这话,世和点点头,觉得皇天不负有心人,只要出去了,就有机会,活着,就要先活下来,再图发展。
到了小队长那里,他不干了,说:“你们家没有劳动力,你去当兵了,工分谁来挣?没有工分,就有超支,超支的钱谁来出?”
“弟弟妹妹都长大了,可以顶一阵子。”世和说。
“这个理由不成立。你不能走,免得扣工分。你家就是缺少劳动力,你正是劳动力,不能走,走了,就无法完成任务,也就没办法评先进,影响很大。“小队长徐德恨说。
徐德恨说了这话,让世和非常痛苦,他不再说话,心里有了主意。
到了征兵体检的日子,他很清楚,如果身体不好,就不能圆梦。
如果身体没问题,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部队的大门。
结果,他的身体没出毛病。
只是结果出来,发现肝脏有问题,像是有炎症,可能和当时生活水平有关。
世和第一次验兵没经验,结果名落孙山,没能顺利进入队伍。
当时小队长徐德恨听说此事,非常憎恨他,说他先斩后奏,简直不可理喻。
世和也就隐忍,没有直接抗辩,他觉得一切抗辩都是无用功。
到了第二年,他就开始动脑筋,看来炎症不是一日两日能治好,他这都是小毛病,想来想去,还是过于老实,因为验兵的都要求早餐不要吃,他就想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可能吃了东西之后,检验就有影响吧,想到这个,他就偷偷地吃了半个馒头,然后再去验兵,结果顺利成功。
他应征入伍,小队长徐德恨只有更加憎恨,他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个结果。
本来两家是邻居,貌合神离,为了宅基,都是争个头破血流,因为世和家的家底比较薄弱,人丁也不旺盛,没有多少兄弟,结果就存在被欺负的可能。
在农村,没有人,等于被虐,有无限的可能性,没有什么好的结果。
徐德恨看到世和要离开农村进入部队,就十分憎恨,于是写信给办公室,请求取消他的名额。
办公室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照样接纳他成为部队中的一员。
就这样,世和跳出农门,进入大熔炉接受训练,当了几年兵,就回到农村,重操旧业。
农村的苦,不是一般人能受,能在农村待下来的,都是人精。
世和在农村摸锄头扛铁锹,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可以说受尽酸甜苦辣,又一个机会来了。
就是对于复员人士,加入组织,然后退伍老兵,各项条件都符合,结果就成为了首选目标,顺利选拔出来,进入工作队。
他的身份变了,有了权力,以前在村里是连长,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欢迎。
因为有些人害怕,特别担心会被惩罚,小小连长,比一般的村民还是厉害,在村民当中取得很高的威望,甚至超过了村里的总负责人。
后来,世和被安排分管文教卫。
也就是说1960年代,郭任庄被一层朦胧的雾气笼罩,太阳刚刚露出鱼肚白,任世和就已经起床。
他轻手轻脚地打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清冷的晨雾扑面而来,夹杂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