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耕种区,长期被游牧政权所控制。”
“于是,这些北方游牧政权在保持强大军事动员机制的前提下,又获得了农耕文明的产出,使得这些北方政权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要强于南方农耕政权。”
看着侃侃而谈的李逸,程知节与程处默震惊极了。
他们从未想过,关于中原政权与异族政权的战争,居然能从这样的角度分析,竟然能上升到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这两种不同文明的对抗的高度。
虽然他们其实并没有完全听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觉得李逸很厉害。
因为李逸的这一番分析,条理分明,有理有据,让他们为之信服。
“这是十五岁的民间少年能有的眼光见识吗?简直是不可思议!”
程知节看着李逸,在心中赞叹出声。
一旁的程瑶虽然没有开口说话,但一双美目紧盯着李逸,闪闪发亮,满是崇拜之意。
这时,程处默提出了新的疑问:
“李兄弟,你说吐蕃是农耕文明,莫非吐蕃所在的雪域高原有很多可耕种的农田?”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吐蕃为何之前一直没有发展壮大起来?”
李逸随口回道:
“因为之前老天爷不帮忙啊,现在老天爷帮忙了。”
“?”
程知节等人又懵了。
什么叫老天爷帮忙?这又是什么个说法?
听了李逸前面的分析,虽然不是全部能理解,但程知节心中对吐蕃重视了几分。
故而,他此时迫切希望听到李逸对于吐蕃的更多分析,如果他最终觉得李逸的观点有道理的话,那他就会上报给陛下。
带着这样的念头,程知节追问道:
“小郎君,你好好说说,吐蕃得到老天爷帮忙是怎么回事?”
李逸开口解释道:
“宿国公,你知道吗,这天下的气候是有周期变化的。”
实际上是东亚气候变化,但大唐没有东亚这个概念,李逸就直接说天下了。
不等程知节追问,李逸接着说道:
“上古时代出现第一个温暖期,然后全天下的温度逐渐下降,到西周时期进入了寒冷期。”
“然后全天下温度又开始上升,等到秦汉时期又进入了温暖期。”
“接下来是魏晋南北朝寒冷期。”
“而现在,全天下已经又进入了温暖期。”
说到这里,李逸停顿了一下,他想到接下来的明清小冰河期。
大明朝的全面崩盘,就有这个小冰河期的巨大负面影响。
另一边。
程知节等人已经完全被李逸所说的内容吸引了。
这种气候周期变化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新奇了。
不过,这样的说法是真的吗?
“李大哥,这些事,你是如何得知的呀?”
趁李逸停顿的瞬间,程瑶睁大双眼,好奇无比地问道。
“额,从一本不知名的古籍中看到的。”
李逸随口应付了一句。
没办法,他总不能说,这是千年以后,龙国一些知名地理学家研究总结出来,并得到学界广泛认可的结论吧。
“你们你要是不信,可以对比以前,去看看如今长安梅树的生长情况,是不是长得更好?”
“这是因为梅树更喜温、喜湿,在温暖环境中生长得更快。”
李逸也知道程知节等人难免会怀疑他方才说的气候周期变化理论,就多解释了一句。
闻言,程知节点了点头,将此事记在了心中,打算回头就让人验证一番。
眼下,他更关心的,还是吐蕃的问题。
“就算天下气候变暖,这与吐蕃有何关系呢?”
程知节看向李逸。
李逸淡淡地回道:
“吐蕃的发源地,在青藏高原山南雅砻河谷。”
“天下气候处于寒冷期的时候,开垦困难,雨水稀少,无法进行大规模耕种。”
“而天下气候进入温暖期的时候,青藏高原雪山融雪增加,让河谷地带拥有了丰沛的径流,可以开展大规模的农业耕种,能够支持大规模的屯垦,农作物产量会得到极大提高。”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吐蕃的内核是农耕文明的原因。”
“而如今的吐蕃,已经吞并苏毗王国,拥有了辽阔的牧场,以及组建强大骑兵军团的能力。”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特点,在吐蕃的身上得到了融合。”
“所以真要等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