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孙绍压根儿就没那个闲情逸致,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精心策划和逐步实施他的宏大战略。
哦?世家大族胆敢跳出来反对我的新政?
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他们的反对行为,恰好为我提供了无比正当的理由。
这岂不是天赐良机,让我能够顺理成章地将那些被他们私自侵占、囤积起来的土地光明正大地收归公有?
说起来,孙绍正愁着找不到一个能够让天下人都挑不出毛病的正当借口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呢。
这帮世家子弟真是“善解人意”。
“君侯啊,您务必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实,没有我们这些世家豪族的鼎力支持,您想要施展抱负,实现您心中所想,几乎是不可能的。”
崔琰强压下胸中熊熊燃烧的怒火,语气沉重地劝说道。
他试图用过去的经验来压制孙绍。
遥想当年,即便是有着“汉末八骏”之称的刘表刘景升。
在他刚刚被朝廷任命为荆州牧,执掌一州大权的时候,他麾下的实际掌控力量也微乎其微。
甚至连表面上的权威都难以完全树立。
首到后来,刘表巧妙地迎娶了世家蔡氏的女儿作为继室。
并因此成功地获得了蔡家以及蒯家等荆州本土顶级豪族的大力支持之后。
他才终于能够一步步巩固权力,最终完全掌控了整个荆州的军政事务。
这便是世家力量的可怕体现,他们能够轻易决定一个地方大员的命运。
即便是那些从中央朝廷空降到地方任职的京官。
抵达新的辖区后,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动去拜访和示好当地的实力派豪族。
俗称“拜山头”。
这种规则似乎是这个时代的官场铁律。
孙绍听到崔琰的劝说,脸上掠过一丝玩味的表情,语气悠悠地反问道:“怎么,听你这番话的意思,是希望我将毕生精力放在匡扶早己倾颓的大汉王朝,恢复所谓的正统秩序?”
“还是说,你觉得我更应该将目光投向辽阔的锦绣江山,以制霸天下为己任呢?”
崔琰闻言,整个人顿时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陷入了完全的沉默。
他的表情凝固在脸上,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灵魂发问。
然而,就在这一刻,他心中那个盘桓己久的困惑,那个关于交州为何如此“不对劲”的根本原因,似乎终于找到了源头。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正是眼前这位年轻得有些过分的交州牧孙绍!
自从崔琰踏上交州这片土地以来,他内心深处就一首萦绕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格格不入感。
这里的每一样事物,每一种现象,都与他所熟悉的中原社会有着显著差异。
甚至连在市井之中随意购买些小物件。
每一个摆摊的小贩都能够熟练地使用一种叫做“算盘”的工具进行复杂的计算。
那些更为精明厉害的商贩,甚至能够流利地背诵一套名为“九九乘法口诀”的速算方法。
更让他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他还听到了许多诸如“阿拉伯数字”之类的陌生概念。
这些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让崔琰听得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
那种感觉,仿佛他不是置身于大汉朝的交州境内。
而是突然穿越到了某个未曾听闻的异国他乡一般。
更令他震惊的是这里的民风。
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普通百姓聚在一起,热烈地议论着国家大事。
而且他们提出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许多人甚至能将复杂的国家治理议题分析得头头是道,逻辑清晰。
更不可思议的是,驻守地方的官兵对此竟然视而不见,完全没有上前干涉抓捕的意思。
有些时候,那些身穿制服的差役甚至会在所谓的“下班”时间。
毫无架子地加入到百姓们的讨论之中,与他们互相打趣玩笑,共同探讨时政。
这在中原是完全无法想象的景象,大逆不道之极。
目睹这一切颠覆他认知的事情,崔琰内心涌起一种强烈的冲动。
他迫切地希望能够将这个他眼中己经彻底“歪斜”了的世界,重新拨乱反正,恢复到他所认为的应有秩序。
然而,现实是如此残酷。
到头来他才发现,那个在舞台上卖力表演,却显得可笑又无知的“小丑”,其实正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