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巴对于孙绍在交州推行的重商政策一首抱持着不满与不安的态度,他认为商人阶级的崛起会威胁到传统的社会秩序和儒家的统治地位,为此曾多次向孙绍进谏,表达自己的担忧。
然而,孙绍对于刘巴等传统儒生的观点并不认同,甚至在多次进谏无效后,干脆选择不再接见他。
受限于其所处时代的知识结构和传统观念,刘巴等墨守成规的传统大儒确实难以接受孙绍所推行的这种以商业和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统治模式。
在孙绍治下,商人、匠人这些传统上地位低下的阶层,其社会地位被前所未有地拔高,甚至超过了许多传统士人。
在刘巴等人看来,孙绍这种颠覆传统的做法无异于玩火自焚,最终只会导致统治的根基动摇,走向自我毁灭。
然而,孙绍却对自己的政策充满信心,特别是“鸿都门学”所培养出的新一代人才,更是给了他极大的底气。
只要是从鸿都门学毕业出来的学子,都受到了孙绍思想的深刻影响,并且对孙绍本人保持着百分之百的忠诚,成为了他推行新政最可靠的执行者。
有了这样一支忠诚且有能力的人才队伍,孙绍觉得还有什么好畏惧的呢?他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发展交州。
交州之所以能够迅速变得富庶繁荣,正是与孙绍所推行的这些大胆创新政策紧密挂钩的。
这也是“穷乡僻野”的交州相对于中原地区的优势所在,它就像一张尚未书写任何文字的白纸,孙绍可以在这张白纸上尽情挥洒,按照自己的理念进行发展,几乎没有来自根深蒂固的传统势力和思想的阻力。
在这种新思潮和新政策的强力冲击与推动下,孙绍相信,即使将来曹操成功占据了整个中原北方,也未必能够在综合实力上与发展起来的交州相抗衡。
孙绍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对此事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他首先通过交州官府的名义,正式向林邑国发出照会,要求对方立即释放被扣押的交州商人。
他认为无论如何,首先必须确保被扣押人员的生命安全。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林邑国王区连自认为对汉人的文化和官场规则了如指掌,他非但没有立即放人,反而回复称这些交州商人在林邑国境内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必须被关押起来,除非交州方面拿出足够的赎金,否则无法获得“免罪”和释放。
孙绍听到区连如此傲慢无礼的回复,气得笑了起来,这国王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他随即向交州境内的所有百姓和官员明确宣布了一项重要的法规政策:“从今以后,你们都必须牢牢记住,只要是拥有交州本地籍贯的任何人,无论是普通的黎民百姓,还是身份显赫的商人、抑或是官府的各类官吏,无论他们在外面任何地方、任何国家犯下了什么所谓的‘罪行’,都只能由我们交州的法律来进行审判和裁决,其他任何势力都无权干涉!”
南门言听到孙绍的这番话语,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万分的神色,心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振奋,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从此刻起,终于得到了交州官府强有力的保障。
孙绍的态度己经十分明确,他决定为了捍卫交州百姓的尊严和利益,即刻调集军队,对林邑国进行军事讨伐。
当这个决定传开后,刘巴等一批固守传统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再次前来,试图阻止孙绍的军事行动。
他们苦口婆心地劝谏道:“君侯啊,仅仅为了区区几个商人,就发动一场两国之间的战争,这有失我们大汉王朝作为宗主国的体面和国统,不符合圣贤的教诲!”
孙绍面对这些顽固保守的劝阻,仅仅用一句简短有力的话语回应了他们,这句话掷地有声,充满了磅礴的气魄与坚定的信念:
“日月光辉所照耀到的地方,江河流水所流淌到达的地方,都应该归属于我们大汉的疆土,成为汉室统治的范围!”
刘巴这位原本被孙绍视为有些迂腐的传统儒生,听到孙绍这句充满霸气与扩张精神的宣告,也禁不住心头一震,一股热血瞬间涌遍全身,感到无比的激昂振奋!
孙绍没有耽搁时间,立刻派遣使者百里首再次前往林邑国,这次的任务是先礼后兵,给他最后一次机会。
区连国王听到交州使者再次前来,而且竟然真的是为了几个商人而来,整个人都惊呆了,感到匪夷所思!
在他的认知中,大汉官府怎么可能为了地位低下的商人而如此兴师动众,这简首是闻所未闻,难道这些商队,与交州牧孙绍的小姨子家有什么特殊关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