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从这个班级毕业的学生,都可以获得交州官府在资金、政策、信息等方面的全力扶持。
第一批从鸿都门学“商学”班毕业的“职业”商人,刚刚走出校门,便被委以重任,承担起重要的商业开拓任务。
他们凭借在商学中学到的各种新颖的商业手段和策略,迅速地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在交州官府的大力支持和保护下,这些商人的生意越发红火,商业版图和规模不断地扩大。
财富的快速积累自然会引起其他势力的眼红和觊觎,甚至引发冲突。
在交州境内,孙绍凭借其强大的统治力和完善的法律体系,能够有效地保护商人的合法权益,没有任何人敢随意对他们动手。
然而,一旦这些商人将生意做到了境外,情况便有所不同了,他们开始面临各种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在日南郡以南的地区,存在着一个由当地土著势力建立的小国,名为“林邑国”,其国王名叫区连。
林邑国的地盘非常小,大致只相当于交州一个郡的范围,人口也不多。
但是,林邑国的当地百姓却显得非常彪悍,民风强悍。
他们天性果敢好斗,并且精通山地和水域的作战技巧,非常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
简单来说,他们一旦进入茂密的山林,身手敏捷如同猿猴;一旦下到水中,则灵活得像泥鳅一样难以捕捉。
由于林邑国体量小,内部商业并不发达,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商人阶层。
因此,交州的商人主要首接与林邑国的勋贵阶层进行贸易往来,向他们出售交州的商品。
这些勋贵手中往往掌握着军队和权力,当他们看到交州商人在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获取了惊人的利润时,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和眼红心理。
第一个遭受林邑国勋贵袭击和刁难的商人,名叫南门言,他是交州商人中的代表之一。
交州生产的产品,凭借其质量和价格优势,在林邑国市场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南门言带着商品进行了一番倾销后,迅速打开了局面。
然而,这种突如其来的外部商品冲击,立刻导致林邑国原有的市场体系和经济结构崩溃,当地勋贵依靠贩卖的商品滞销,利益遭受了严重损害。
林邑国的百姓都跑去购买交州物美价廉的东西了,那些囤积在勋贵手中的商品该怎么办呢?
难道只能烂在手里,血本无归?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林邑国勋贵们,决定采取强硬手段,对交州商人展开了“狙击”和报复行动。
林邑国王区连在勋贵的怂恿下,派遣军队逮捕了以南门言为首的几名交州商人,并威逼利诱,强迫他们交出此行贸易所获得的所有财物。
南门言与对方周旋了半天,试图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他很快发现自己的性命完全掌握在对方手中,对方完全不讲道理,一言不合就要动刀子杀人。
为了给交州商人一个下马威和惨痛教训,区连的军队甚至残忍地杀害了十几名随行的交州商人仆役。
区连自认为对大汉的文化有所了解,他知道在大汉王朝传统的社会观念中,商人阶层的地位非常低下,甚至被称为“贱籍”。
他认为即使将南门言等所有被捕的交州商人都杀了,大汉的官府也不会真正为了几个商人而出面管这种“偏远”的事情,更不会因此兴师动众。
迫于对方的暴力威胁和生命安危,南门言最终不得不屈服,将此次贸易所得的全部收益都吐了出来,拱手送给了林邑国。
然而,区连国王似乎并不满足于此,他贪婪地想要榨干这些商人更多的财富,甚至包括他们的全部家产。
于是,他采取了更加卑劣的手段,扣押了其他交州商人作为人质,命令南门言独自返回交州,带来巨额的赎金,否则就不释放剩下的人质,并声称这是给商人“免罪”的条件。
南门言火急火燎地赶回了交州,他来到官府门前,哭诉着击鼓鸣冤,将自己在林邑国的悲惨遭遇以及区连的嚣张行径全部讲述了出来。
这件事情很快就闹到了交州牧孙绍这里,立刻在交州官府和民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一些官员认为此事不值得大动干戈,刘巴建议道:“林邑国地势险恶,而且非常贫穷,为了几个商人就与其开战,得不偿失,只要他们愿意释放被扣押的人质,我们便没有必要对其进行军事征讨。”
在他看来,左右不过是几个商人,要不是考虑到维护大汉朝廷的面子和尊严,刘巴甚至觉得孙绍根本没必要去管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