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诸事定后,袁绍独对昏灯,眼映烛火,晦明不定。
“林明!”
“我袁本初确看走眼,错逐你,但我必证逐你是正选。”
兖州境内。
亢父城南五十里,风烟滚滚。
陶谦临时驻所内。
陶谦与麾下谋臣武将齐聚,共商攻取任城之策。
“主公。”
“襄邑急报传来,曹操引黄河水灌城,袁术弃城东逃,突围时正中曹军伏击,其军溃散,袁术去向不明。”
此刻。
一名传令兵疾步入内,高声禀报。
“什么?”
“曹操竟如此毒辣,以黄河水毁襄邑?”
“袁术拥六万精兵,外加南匈奴余部助阵,曹操不过三万兵马,竟败袁术?”
此讯一出,满堂震惊,皆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袁术与曹操实力悬殊,众人皆料曹操必败无疑。
因此。
陶谦欲趁乱分利,遂欣然应袁术之邀,共击兖州。
可如今襄邑传来的噩耗,令人瞠目结舌。
袁术兵强马壮,竟惨败于曹操,甚至生死未卜。
“袁术襄邑折戟,生死难料,曹操必回师任城,诸位以为我等何去何从?”
陶谦此言一出,堂中文武尽皆色变。
此次出兵仅三万,远不及袁术一半。
连袁术尚不敌曹操,他们如何与之抗衡?
“报!”
“主公,城外突现一队人马,打着南阳袁术旗号,自称袁术前锋将领,求开关入城。”
与此同时。
亢父城外官道上,一支铁骑疾驰而至。
一杆“曹”字大旗迎风猎猎,威势逼人。
甲胄森严的精兵,杀气腾腾,尽显霸王之姿。
此乃连克封丘、襄邑的曹军主力。
本欲在襄邑休整后,以胜势回援曹仁。
然军师林明献策,要出奇制胜,打陶谦措手不及。
于是。
曹操从其计,未作停歇,率军首奔任城。
“先生。”
“陶谦真会开城放曼城他们入内吗?”
于禁,曹操早期投效的骁将,凭卓越战功渐成心腹。
闻林明之策,虽深知其谋略高超,仍对计策成败存疑。
于禁此问,引来众将侧目。
皆非庸才,多少通晓兵法,对此计亦有疑虑。
“必然!”
林明颔首,胸有成竹,满面自信。
“先生。”
“若陶谦执意验明身份,为何会放他们入城,请先生明示?”
见林明如此笃定,于禁首陈心中困惑。
他熟读兵书,精通战阵,觉此计存一大破绽——袁军身份难辨。
亢父城坚壁清野,陶谦据险,面对突至的袁术败军,必严查真伪。
如此,伪装袁军的曹兵恐难瞒天过海。
众将暗自点头,于禁之忧正是他们所虑。
“哈哈!”
“于将军之虑不无道理,然验明身份需耗时日。”
“故我等当再施压力,令陶谦无暇查证。”
言罢。
林明未多释疑,转而笑望夏侯惇:“元让,准备妥否?”
“夏侯惇?”
林明忽点其名,于禁等将纷纷投目,疑惑丛生。
正说到关键,怎扯上夏侯惇?
“嘿嘿!”
“先生放心,末将必不负所托。”
夏侯惇扫视疑惑众人,咧嘴应诺。
随即独领一队精骑,疾驰而去,众人不明所以。
……
另一侧。
袁术部下?
闻城下现袁术败军,陶谦眉头紧锁。
领军者称前锋将,非袁术亲至。
这恐证传言,袁术真下落不明,生死未定。
对盟友陶谦而言,此乃噩讯。
“走,上城一探。”
陶谦深吸口气,率众登上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