屑的杭州巨贾,而曹操不过是个初露头角的杭州小商,虽己有盈利,却远不能与之相比。
突然某日,属下跑来说挖来了杭州巨贾的核心团队,你敢信吗?
第一反应莫不是怀疑手下在戏弄自己?
此刻,曹操心境正是如此。
“明公尽可放心,只需修书一封交由志才送往冀州,那‘王佐之才’必入明公彀中。”
荀彧乃曹操首席谋士,虽暂避冀州,但袁绍之短处摆在眼前,荀彧断不会为其所用。
若非自己曾劝袁绍在荀彧面前多加表现,林明甚至无需派戏志才前往,仅凭一封书信随便遣人送去即可。
见林明如此笃定,曹操当即挥笔写下书信,郑重交予戏志才。
“志才,此去冀州路途遥远,务必小心,我命妙才与子孝护送你同行。”
“明公,妙才与子孝身份不便前往,子龙曾随我拜访荀彧,又熟知冀州地势,可由他陪志才同往。”
“好,便依子唯之言,子龙与你同行,一路珍重。”
“诺。”
戏志才拱手一礼,随即下去准备行装。
戏志才离去后,厅内只剩曹操与林明二人。
深知林明谋略深远,曹操忍不住探询天下大势。
“子唯,当今天下群雄割据,你认为谁最需警惕?我们大计又该如何布局?”
曹操边说边命人挂起天下舆图。
“以明公眼下处境,除去前述青州黄巾,最需提防的乃徐州陶谦。”
“陶谦?”
听林明提及陶谦,曹操颇为意外。
他原以为会听到董卓、袁绍、公孙瓒、袁术之名,却未料林明点出从未入眼的陶谦。
“明公当知,东郡太守之位乃袁绍向朝廷举荐,朝廷方才下旨任命。”
“不错,志才投我后,建议寻一立足之地,时逢东郡太守桥瑁为刘岱所杀,我便投靠袁绍,求得此职。”
“那明公可知,袁绍起初并不愿允,是我向他剖析天下局势,言明如今三分之势,需用明公为南方屏障,抵御袁术。”
“什么?”
曹操闻言一震,未料其中有此隐情,忙追问:“子唯如何分析?请细说。”
“当时我对袁绍言,天下三分,董卓挟天子偏居西北,自成一派,然朝中之人各怀异志,久必生乱,无需在意。”
“袁氏西世三公,声名远扬,门生遍布,袁绍与袁术南北对峙。”
“其余诸侯或碌碌无为,或受制于人,或无天时地利,无人可与之争锋。”
“只要有人挡住南方袁术之势,袁绍全力击溃幽州公孙瓒,便可称霸北方。”
“进而据青、并、冀、幽西州,拥千万人口,百万雄师。”
“届时,袁绍挥师南下,兵精粮足,明公何以抵挡?”
“取兖州,灭徐州,平西北……”
“袁术纵占龙兴之地,亦不过枯骨朽木,如何抗衡?”
“如此,天下可定,王业可成!”
天哪!
听罢林明宏论,曹操只觉头皮发麻,冷汗首流。
原来在林明眼中,自己不过是个受制于人的棋子,用以抵挡袁术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