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己深夜,曹操却精神奕奕,微黑的面庞因酒意泛起红晕。\微¢趣`小*说.王· ~已?发′布-蕞`欣′章+截-
“明公曾言,子唯有太公、子房之谋,得此人相助,必能后来居上,压倒群雄。”
“哈哈哈…”
“袁本初昏聩无能,听信谗言,将子唯这等奇才驱逐,真是白白便宜了我曹孟德。”
曹操先嘲笑袁绍一番,又问:“如今子唯投我,我今日态度虽令他满意,但接下来该授他何职?”
“官职过低,恐子唯不满;官职过高,又恐难以服众。”
“毕竟子唯初来乍到,今日之言不便公开。”
言罢,曹操望向戏志才。
其实他心中早有定计,只是戏志才乃最早投奔之人,功勋卓著,需顾及其感受,以免因林明之故使其离心。
“今日交谈,子唯擅谋大局,心思缜密,眼光长远,戏以为军师之位非他莫属。”
戏志才岂会不知曹操之意,但他并无私心,林明之才令他自叹不如,甘愿让位。
“不可。”
“军师之位唯志才可担,子唯之职我自有安排。”
次日。
曹操再聚文武,隆重引荐林明、赵云、廖化三人,命林明为军师司马,统千人马。
赵云、廖化分任其下军屯长,各领五百人马。
此番任命,对林明可谓恩宠至极。
军师乃策士,参谋军机,为主公献策。
行军司马乃将帅,统领千人,独掌一军。
曹操为显器重,又不撼动戏志才之位,特设此职,用心颇深。
“谢主公!”
见曹操如此费心,林明三人深受感动,齐齐拜谢。
自此,曹操文有戏志才、林明,武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赵云、廖化,羽翼渐丰,根基初显。
曹操目光扫过众人,心中豪情激荡,满是得意。
这些皆是他心腹栋梁,是他实现抱负的支柱。
“诸位。”
“昨日子唯曾言,青州黄巾将南下兖州,尔等可招兵买马,训练士卒,备战黄巾。”
“主公放心,若黄巾敢来,某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区区乌合之众,我夏侯渊翻手可灭。”
“妙才莫与我争,此贼寇我部足以平之。”
众将争先请战,摩拳擦掌,恨不得黄巾即刻来犯,好一展身手。_零/点,墈·书+ `埂^薪_最\哙^
曹操安置武将后,厅内仅剩他、戏志才、林明几人。
“子唯。”
“昨日你言欲送我西步,助我成大业,分别是送地、送兵、送人、送财,前两步己述,后两步如何?”
“第三步,送人!”
“人即人口。”
“征战天下,归根结底拼的是人力、财力,人口愈多,人力财力愈盛,自可无往不胜。”
曹操与戏志才频频点头,凝神细听林明高论。
“然而,”
“凡事需讲时机,过犹不及!”
“眼下明公仅据东郡,人口过多反成累赘,故送人与送财需徐徐图之,不可急于求成。”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原以为林明又有妙策,却只得此言。
戏志才则意犹未尽,似有所悟,却又差之毫厘。
“呵呵…”
“虽现无法送人口于明公,但我知晓几位在野贤才,愿向明公举荐。”
“贤才?”
“子唯快言。”
原本郁闷的曹操闻言顿时振奋。
贤才如世间珍宝,谁会嫌多?
“东郡东阿县有一士人,姓程名昱,字仲德,智谋过人,文武兼备,乃稀世之才。”
“程昱?”
“我久闻此人,早就欲邀其出仕,曾多次遣人前往,却皆被拒。”
程昱乃东郡名士,曹操岂会无视?
他数次书信相邀,甚至亲往拜访,却连面都未见,更别提招揽。
屡次受挫,又有戏志才相助,他便淡忘了此人。
今听林明重提,沉寂之心又起。
“被拒?”
闻曹操多次邀约皆空,林明一怔。
程昱,字仲德,史上有名的曹操五大谋主之一,为其霸业立下汗马功劳。
不仅智谋超群,更是五人中唯一能统兵作战之人,武艺不凡。
追随曹操征战,多次独领一军,罕有败绩。
曹操曾赞其胆略胜孟贲、夏育,足见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