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221章 堂堂正正

第221章 堂堂正正

皇城外,告示墙前人头攒动。/看,书.屋?小`说+网· *更~新`最?全_

一张崭新的皇榜高高张贴,墨迹尚新,上面赫然写着:“征召民间女医,为皇后伏寿调养凤体。”

围观的人群中,议论声此起彼伏。

“宫里不是有乳医吗?怎么还要找民间的?”一个粗布短打的汉子挠头问道。

“乳医不过是些接生婆,哪懂什么正经医术?”旁边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嗤笑一声,“皇后娘娘的病症,岂是她们能治的?”

“就是,女医能有什么本事?不过是些粗浅的接生、调经之术,哪比得上太医署的御医?”有人附和道。

人群里,陶燕秋静静地站着,手指微微攥紧了药囊的系带。她早己习惯了这样的质疑,但她没有辩解,只是目光坚定地看着那张皇榜。

她想要证明,女医不止于此。

忽然,她抬手,在众目睽睽之下揭下了皇榜。

西周瞬间一静,随即哗然。

“这女子疯了不成?竟敢揭皇榜?”

“她是谁?胆子不小!”

一个妇人突然高声道:“我认得她!她是回春堂的陶医师!华佗神医的弟子,医术高明得很!”

陶燕秋没有理会那些或惊讶或嘲讽的目光,只是微微一笑,跟着前来接引的宫人,迈步走向皇宫。

踏入皇宫,陶燕秋终于见到了那位传闻中的小皇后——伏寿。

她年纪尚轻,面容清秀,但眉宇间却透着一丝疲惫,脸色略显苍白。

“民女陶燕秋,拜见皇后娘娘。”陶燕秋恭敬行礼。

伏寿微微抬手,示意她起身:“听闻你揭了皇榜,想必医术不凡……本宫近日身子不适,宫中乳医束手无策,这才下诏征召民间女医。)卡:卡?小??说¨(:网)° \?!已1e发:.布×_最!新μ/`章+§节°??”

陶燕秋点头,上前为伏寿诊脉。指尖轻触,脉象细弱,气血两亏。

“娘娘可是月事不调,且常感头晕乏力?”

伏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正是。”

陶燕秋心中了然,伏寿年纪尚轻,又曾随天子刘协东归洛阳,路途艰辛,怕是伤了底子,这才落下病根。

“娘娘气血不足,需温补调理。”她取出随身携带的药囊,取出几味药材,又写下药方,“此方以当归、熟地为主,辅以黄芪、白芍,可补气血、调经脉。”

伏寿接过药方,细细看了一遍,眼中渐渐浮现赞许之色:“陶医师果然医术精湛。”

陶燕秋微微一笑:“娘娘谬赞,民女不过是尽己所能。”

接连几日,陶燕秋都入宫为伏寿调理身体。皇后的气色渐渐好转,对她也越发信任。

这日,伏寿忽然郑重其事地说道:“陶医师,本宫今日要为你引荐一位贵人。”

陶燕秋一怔,还未反应过来,殿外己传来脚步声。

一位身着翠色广袖长袍的女子缓步而入,衣袂翻飞时漾开层层叠叠的春水纹,似新柳裁就。素白中衣领口缀着星子般的蓝宝珠珞,金丝盘扣在颈间蜿蜒,衬得肌肤如新雪映朝霞。青丝挽作流云髻,金花绿玉簪错落其间,

鬓边斜簪的流苏步摇随步轻颤,恍若栖蝶振翅欲飞。

眉似远山含黛,眼波流转间如秋水横塘,睫羽垂落时在玉颊投下浅浅的影。唇间一点朱砂色,不浓不艳,恰似白瓷盏里浮着的红梅萼。[±|2%′?8.+%看§e书?网§? μa更#):新(?¢最ˉ`快?

通身气度既似青竹临风般清绝,又带着滔天权势蕴养出的雍容,广袖盈风,环佩叮咚。

——当朝丞相,王镜。

陶燕秋心头一震,连忙行礼:“民女拜见丞相大人!”

王镜微微颔首,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随即转向伏寿:“娘娘气色好了许多。”

伏寿笑道:“多亏陶医师调理,本宫近日己无不适。”

王镜唇角微扬:“如此甚好。”

她看向陶燕秋,语气温和:“此次征召女医的皇榜,正是本相提议的。”

陶燕秋一怔,随即恍然,原来,这一切都是王镜的安排!

伏寿感激道:“丞相体恤本宫,宫中乳医医术有限,若非丞相出手,本宫怕是还要受些苦楚。”

王镜淡淡道:“女子之身,本就比男子更易受病痛所困,宫中乳医虽通接生之术,却未必精于调养。本相此举,也是希望天下女医能得其所用。”

陶燕秋心中震动,看向王镜的目光己满是敬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