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43章 历史的暗线(求首订)

第43章 历史的暗线(求首订)

么说,儒生的入场彻底奠定了主基调。

宝鼎就是禹王鼎。

这一下达官显贵们终于坐不住了,不会真是禹王鼎吧?

开始有人上疏,请求皇帝尽快确定宝鼎身份。

有人带头,上疏的人就越来越多。

其实之前就有人上疏,希望派人去检查鼎的情况,尽快确定身份平息谣言。

都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心虚的表现,因而笃定鼎是假的。

这次大家本以为他还会拒绝,已经做好了继续战斗的准备。

哪知,奏疏刚递上去,朱元璋就直接批复了。

同意。

并且还主动提议,群臣自己寻找懂古物的人来检查。

群臣很是惊诧,皇帝咋这么爽快就同意了?

莫非是发生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了?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宝鼎就在那,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不论皇帝有什么打算,我们只要抓住宝鼎不放就可以了。

于是群臣纷纷发动自己的能力,寻找懂行的人,去鉴定这尊宝鼎。

最后竟然来了数十名专家。

这么多人不可能全部进去,要不然皇宫成啥了。

朱元璋也给出回复,只允许九个人去鉴定。

至于这九个人都是谁,你们自行决定。

群臣倒也没觉得朱元璋的规定有问题,反而开明的有点反常。

这些专家先在内部进行了一番比试,最终确定了九个名额。

择了黄道吉日,群臣和九名鉴宝专家一起进入皇宫,在华盖殿见到了传说中的宝鼎。

要知道,华盖殿可是朱元璋登基的地方。

将宝鼎放在这里,足见他的重视。

此时,华盖殿被禁卫里三层外三层,围的严严实实。

大殿内部布置的也庄严肃穆。

四个黄铜香炉,正冒出袅袅青烟,将檀香之气送入大家的鼻孔。

不论大家内心是怎么想的,进入华盖殿之后,被这里的氛围影响,内心都变得极为慎重。

对那尊大鼎也凭空生出了几分敬畏之心。

此时再去看,原本古朴的大鼎,竟多了几分不凡。

文武百官这么多人,自然不能全部都进大殿。

最后由李善长和宋濂打头,带着十几名高官进殿内做见证。

看着这尊大鼎,宋濂心情极为复杂。

他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闹到今天这一步。

在他看来这纯粹是歪门邪道。武4墈书 蕞鑫蟑踕埂芯筷

大明大势已成,一统天下在即,完全没必要拿一尊大鼎做文章。

但他也知道,自己绝不能揭穿此事。

不但不能揭穿,还要帮着打掩护。

否则事情一旦败露,后面的反噬会让大明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李善长反而开始疑神疑鬼起来,皇帝这么大张旗鼓,莫非这鼎真的有说法不成?

否则的话,怎么敢让人来检查?

现在他内心也非常复杂,既想鼎是假的,这样就能看朱元璋的笑话。

又希望是真的,大明一统能更加顺利些。

不知不觉,他内心也开始拧巴起来。

九名鉴宝专家在内侍引导的引导下,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来到大鼎旁边。

就这么围着大鼎转了几圈,理所应当的没有任何收获。

造假这玩意儿自古有之,光靠眼睛看是分辨不出任何东西的。

但也没人敢轻易开口要求触摸宝鼎。

就在众人感到无奈的时候,引路的内侍却说道:

“陛下有旨,允许你们触摸宝鼎,诸位先生可要小心了,不要损坏宝鼎。”

非但允许他们触摸,甚至还准备了一些刀具,可以从鼎身刮下一些粉尘泥垢研究。

鉴宝专家们纷纷赞赞美陛下英明。

于是一群人开始围着大鼎仔细研究,最终得出结论。

这鼎确实是古鼎,在地下埋藏了至少有千年以上。

根据鼎的规格以及外表的蟠龙纹、饕餮纹,可以确定这就是王鼎。

至于是哪朝的王鼎,就无法分辨了。

毕竟没有铭文,光靠外形很难分辨出它的真实来历。

对于这个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