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良久得出了一个道理。”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此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矣。”
马皇后强忍笑意,说道:“这般说来,贾谊虽有缺点,但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朱元璋颔首说道:“是的,人都有缺点和优点。”
“不能只看缺点忽视优点,但也不能只看优点而无视缺点。”
“如此我们才能了解事情的全貌,扬长避短。”
看着他好为人师的模样,马皇后差点没绷住笑出声来,干咳两声掩饰情绪,说道:
“原来如此……上午去看钰儿,他给我说了一些他们家教育孩子的理念。”
“我正在验证呢,被你方才那么一说,还以为他在骗我。”
朱元璋眼睛一亮,顿时坐直身子追问道:
“他怎么说的?”
马皇后就将马钰说的话,详细的讲了一遍,并特意强调了:
“先明是非,再教权衡。”
听完之后,朱元璋的脸色顿时就变得难看起来。
这不就是在打咱的脸吗?
好好好,咱都不在,你小子都要蛐蛐我,真当咱是泥捏的。
你给咱等着。
马皇后一点都不担心,别看这会儿朱元璋很生气,但只要说的真有道理,他最终还是会采纳的。
正如马钰说天命观一样,那是贴脸嘲讽,他不还是接受了。
更何况这事儿关系着子女教育问题,以他对子女的重视,肯定不会弃之不用的。
事实也确实如她所想,过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说道:
“是有几分道理,但也不能就此认定他说的是对的。”
“教育孩子事关大明未来,咱不能轻信他的话。”
这一点马皇后也是认同的:“事关重大慎重点是应该的。”
“不过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不如就借这次开设大本堂的机会验证一下。.求~书·帮? \更·芯?嶵¨全\”
朱元璋颔首道:“也可,宋濂的能力是值得信任的,将孩子交给他咱也放心。”
“天德那边应该很快就会有捷报传来,咱准备去一趟大都。”
“本来咱还想等回来再开大本堂,如此也好亲自盯着。”
“现在看来也不用拖了,这就开吧。”
“等咱从大都回来,正好可以检验他的教育成果。”
“也看看马钰的法子是否可行。”
马皇后眉头微皱,说道:“教书育人需要经年累月才会有效果,你去大都一趟最多不过月余,恐怕看不出什么来。”
朱元璋笑道:“这个道理咱岂会不知。”
“咱就是想看看,没有咱的干涉,孩子们会有哪些变化。”
“只要不变的更差,咱就能放心了。”
马皇后释然道:“如此便好。”
想了想,她又说道:“我想让马钰教自然之理,你意下如何?”
朱元璋断然否决:“不行,此举太过儿戏。”
接着他又解释道:“咱承认他很有才,但对他的具体才能了解还是太少,岂能让他插手大本堂。”
“更何况,以他的年龄若真让他为师,群臣也不会同意。”
“到时候闹将起来,对他也非好事。”
马皇后说道:“是我欠考虑了……你看这样行不行,让樉儿跟着他学习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如何。”
她岂能不知道,以马钰的年龄不可能去大本堂当讲师。
之所以还提这个建议,不过是为后面朱樉的事情。
朱元璋也不禁犹豫起来,他自然不想拿自己儿子冒险。
但也确实眼馋马钰那一身学问。不说能全部学到手,哪怕只是能学到一部分呢。
关键是,如果能将他学习的方法摸清楚,对皇家教育来说可就太重要了。
可以说能惠及子子孙孙。
想到这里,他一咬牙,老二啊,委屈你了。
“如此也好,他与樉儿最熟悉,就让樉儿跟着他一起学习吧。”
——
皇后带着大包小包亲自去看马钰,还在那里待了大半天才出来,很快就传遍了应天府。
这态度就更加明确了。
大家哪还能坐得住,再次派人前去送礼。
身份够高的派管家去,身份不够的亲自过去。
极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