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时候,梁婉卿用完饭,来到令狐宣的书房,想了很久,最终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开口,“令狐哥哥,你不是说周家在滨江别处还有盐井吗?有没有舆图让我看看?”
令狐宣笑眯眯的看着她,“星儿今日己经很辛苦了,教了管事的制盐之法,很快就能传到各个盐矿上去。”
“不用你来回的跑的,太辛苦了。”
他向来聪明,但是这一次却是会错意了,梁婉卿眨巴眨巴眼睛解释到,“今日看到盐矿景象十分壮观,于是便对这附近的地貌十分感兴趣。”
“外祖母曾教授过地貌杂学,便想着看看,如果不方便,那就算了。”
听她这么一说,令狐宣来了兴趣,连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星儿感兴趣,我这就去给你拿。”
等待的时候,梁婉卿的心里是担心的。
三月的洪灾,上辈子死了不少人,这一次若是出手改命,恐怕天罚,足够让她伤筋动骨,但是她既然知道,又怎能袖手旁观。
上次天罚昏迷三日,是挽救了战场上数十万的将士,反噬之大,难以承受,不过,这次受难得人数没有那么多,想必,也是可以撑过去的吧。
正纠结想着,令狐宣己经将舆图取了出来,工整的铺在案牍之上。
“星儿,这是附近百里的舆图,中间用朱笔点出来的就是周家的其他盐矿,你看看。”
他像是献宝一样,将每一处的规模,产量,品质一一介绍,可是梁婉卿感兴趣的却只有远处的层峦叠嶂的山脉。
上辈子,虽然不知道洪灾从何而来,但是很明显,周家的盐矿虽然分散各地,但都是地势低洼之处。
“令狐哥哥,这些山上面,植被可旺盛?”
突如其来的问题,问的令狐宣一阵发愣,“星儿这是什么意思?”
“问问罢了。”
令狐宣摸了摸鼻子,“长久以来,周家传统的制盐,是在地上堆砌一个巨大的水池,底部用青石板和糯米泥防水。”
“夏日靠日晒,冬日靠底炕烧柴加热的方式,比起用铁锅煮,效率更高。”
他指了指舆图上的山脉,“烧火需要大量的木柴,这些山上的树木,己经逐渐稀疏,父亲这些年己经开始从别的地方往回运木材了。”
听到这里,梁婉卿便大概知道了上辈子洪灾如此严重的因果。
外祖母说过,林子中的植被,对于附近生存的百姓,有很大的作用,一来可以让人烧柴做饭,二来树木根系会牢牢包裹松散的沙土。
若是植被没了,一场大雨,便会将山上的沙土全部冲刷下来,如果雨水再大一点,便会形成洪灾。
地处低洼的盐矿没了,附近百姓的屋舍也会全部倒塌,这样的变故,往往是突如其来的,百姓来不及躲避,便会丧命。
想到这里,梁婉卿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鼓足勇气抬起头,装作轻松自在的模样,“若是山上没了植被,日后周家制盐从别的地方运来木柴制盐岂不是更麻烦?”
“依我看啊,还是找人将树种起来,日后十年百年,一边砍伐一边种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资源,岂不是造福后代?”
令狐宣微微一愣,随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这个问题,他是从来没有考虑的,还要自己种树吗?大晟国土辽阔,山脉众多,柴火是最不起眼的东西了,有钱到处都能买到。
但是细想之下,却觉得她说的十分有道理,如果完全依靠外面运进来,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出岔子,那么盐矿就会首接停摆。
说不定,朝廷找个理由,就首接怪罪下来了。
“星儿说得对,这件事我一定会告知父亲,立马开始筹备~”
梁婉卿循循善诱继续说,“还有,盐矿地势十分地,眼下春日雨季快来了,山上没了树木阻挡一二,到时候若是雨水多,恐怕也会冲淡盐卤的浓度,增加制盐的难度。”
“星儿觉得,应该在山下挖一条水渠,若是有了洪讯,也能及时将水引流到别处,减少损失对对?”
随后指了指西边的一片距离盐矿几十里的地方,“舆图上,这块地虽然空置,但是由于土地盐碱重,百姓收成很少,不如就将水渠修到这里,以周家的财力,买了这几百亩地,应该也不是难事……”
她小心翼翼的引导,“虽然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但是对比购买这些贫瘠的土地所花费的钱,洪灾对周家制盐的影响,可是天差地别。”
倘若不将这些土地购买回来,水渠修建好,洪灾来临,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就算事后有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