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需巧妙应对,莫要让监军随意插手。至于那位辅佐大臣,我会以礼相待,同时小心提防,绝不能让他干扰大宁的正常发展。”朱权目光坚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部署,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睿智。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他依然能够冷静地分析局势,做出合理的决策。
众人领命。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宁上下一片忙碌。林公和沈书瑶忙着与沿海商人敲定贸易细节,筹备货物。沈书瑶虽不能完全抛头露面,但她通过绘制精细的图纸,详细标注皮毛制品的改良要求,由林公传达给工匠。工匠们看着这些前所未有的设计,既惊叹又有些犹豫。
“这设计虽新奇,可咱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做活,能成吗?”一位老工匠皱着眉头,满脸担忧。
林公耐心解释:“这是王妃的意思,王妃见识广博,她的法子说不定真能打开大市场,到时候大家的日子也能好过些。”在林公的劝说下,工匠们半信半疑地开始尝试。
与此同时,林公忙着与各地商户联络,扩大货源。大宁当地的商户们大多思想保守,对新的贸易计划心存疑虑。“这海外贸易,路途遥远,风险太大,万一货物有个闪失,我们可赔不起。”李掌柜连连摇头,满脸拒绝。
林公苦口婆心:“李掌柜,如今大宁有王爷牵头,只要咱们齐心协力,肯定能成事。而且收益也比以往丰厚,您就再考虑考虑。”经过多番劝说,部分商户才勉强同意合作。
军事方面,赵渊也在积极准备。他加强士兵训练,提升士兵的战斗力,同时研究如何与监军相处,既不引起对方怀疑,又能保持军队的自主性。他时常与士兵们一同训练,言传身教,激发士兵们的斗志。
“兄弟们,我们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监军来了,我们更要展现出大宁军的风采。我们要用实力证明,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赵渊大声鼓舞着士兵们,士兵们齐声响应,士气高昂。他们的呐喊声回荡在训练场上,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大宁军的决心和勇气。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监军抵达大宁后,对军事安排开始干预,但并非直接强硬干涉军事训练方式。他以检查军备物资为由,频繁索要各类清单,对物资调配诸多质疑,试图从后勤层面影响军事行动。
“赵将军,这批粮草储备数量似乎过多,其中是否有猫腻?”监军一脸狐疑地对赵渊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不信任和傲慢。
赵渊心中恼怒,但还是强忍着怒火,恭敬地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大宁地处北疆,气候多变,且常有突发战事,多储备粮草是为了应对不时之需,保障士兵们的供给。”赵渊努力保持着礼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过往战事消耗记录和气候分析资料,试图说服监军。他深知,与监军的冲突只会让局势更加复杂,必须以理服人。
沈书瑶得知此事后,对朱权说道:“王爷,这监军明显是故意找茬。我们不能任由他破坏军事计划,得想个办法。”沈书瑶双眉紧蹙,心中十分担忧军事训练的进展。她明白,军事力量是大宁的根本保障,如果军事计划被打乱,大宁将陷入危险的境地。
朱权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书瑶,你有何计策?如今局势严峻,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朱权看向沈书瑶,眼中满是期待,希望她能想出破解困局的良策。在这艰难的时刻,他对沈书瑶的智慧充满了信任。
沈书瑶思索片刻,说道:“不如找个机会,让监军全面了解大宁的军事布局和战略意义,用事实堵住他的嘴。我们整理详尽的资料,包括历年边境冲突、物资消耗数据等,邀请他一同分析探讨。让他明白,我们的每一项安排都是基于大宁的实际情况,是为了保家卫国。”沈书瑶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心中已有了主意。她相信,事实胜于雄辩,只要让监军了解大宁的真实情况,他就无法再肆意干涉。
朱权点头同意。几日后,赵渊精心准备了一场军事战略研讨会,邀请监军参加。会上,赵渊详细阐述了大宁的军事布局、战略目标以及物资储备的必要性,展示了历年边境冲突的地图、物资消耗报表等资料。
“大人,我大宁军的每一项安排,都是基于北疆复杂的局势。这些粮草储备,是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战事,保障士兵们的战斗力。我们的目标是守护大宁的百姓,扞卫大明的边疆。”赵渊看着监军,不卑不亢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
监军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虽心有不甘,但面对详实的资料,也无话可说。“赵将军,考虑周全,是本监唐突了。”监军勉强挤出一丝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