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非想要取得这个去往吐蕃部族的名额的话,那就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希望了。
“你说的倒也对,不过我们提前公布不行吗?”
赵佶从全局出发,自然是要比较得失的,对于他来说,自然是提前公布比较好。
这个时候,高俅就必须硬上了,稍一拱手,立刻开口反驳道:“如果提前公布,那这些人必然就没有记性了,以后只想着如何多要封赏,对于长久来说必然不利。而且我觉得,也只有礼部这样的地方才能适用这一条,像那些争抢名额抢的头破血流的户部、工部,其实就没有必要这样做了。”
“这个嘛……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既然如此,那干脆这样,自告奋勇的双倍封赏,事情做好了之后再翻两倍。你看如何?”
被高俅有道理的话给说服了,赵佶本能地开始完善其这个计划来。
“如此的话,那以后皇上您有事情找人去做的话,那他们必然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了!”
没想到赵佶竟然会如此配合的完善自己的计划,高俅强忍着笑意,赞同起赵佶的计划来。
“嗯!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不过……”赵佶敲定了这件事情,然后一脸怀疑地看向了高俅,“你今天怎么会对这件事情这么上心?莫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朕吧?”
“您这话说的,事情是我一手促成的,赵怀德也是我带进京来的,这事情若是办不成,我以后还怎么出去见人家赵怀德?”说到这里,高俅嘿嘿一笑,接着说道:“嘿嘿,更何况,我的高官厚禄不也跟这件事情挂钩么,这件事情一日定不下来,那我的功绩就一日无法结算,这样一直吊着我,也确实让我有些不太舒服。”
“哈哈!你啊!放心吧,事情做的这么好,功劳少不了你的。等事情定下来之后,朕再送你一份大礼!”
赵佶笑着说了高俅两句,紧跟着一脸神秘地冲着高俅笑了两声。
高俅也不知道赵佶到底是说什么,不过他也没有细问,毕竟就赵佶的性格来看,估计不会是什么太过‘大’的礼品,不过还是应该给赵佶一个面子,因此便敷衍着说道:“是是是,那微臣就等着看皇上您的那份‘大礼’了!”
“嗯~!”赵佶点了点头,然后扭头看向了一边的小太监,“说了这么多了口也渴了,你去给朕和……哎?你的脸是怎么了?”
李格非去吐蕃部族宣扬教化的事情用不着高俅去操心,毕竟现在礼部的那帮自以为‘礼部天官’的官老爷们对这件事情躲之唯恐不及,既然如此,那有人毛遂自荐,他们必然是没有必要再去争这一份他们不根本不想要的‘苦差事’。
真正让高俅觉得为难的,反倒是这位陈师道,让高俅是没有一点的脾气了。
曾经的上官均,不过是一个起居郎的身份,可是高俅依旧是找到了办法去给他安排上了,现在上官均已然身为给事中,也就是比吏部尚书赵挺之低了一级而已。可是这也是有前提的,因为上官均最早的时候是从殿中侍御史升了左正言,后来因为坚持己见才会被贬为工部员外郎,然后在被贬为起居郎的。可以说人家有那个基础,升官问题也不大,人们也都能接受。
可是现在的这个陈师道,虽然高俅不清楚他曾经做到过怎样的位置上,但是不管怎么想高俅也绝对不认为陈师道原先曾经身居高位。如此一来,一个起于微末的官吏,想要让他爬上来的话,那简直是比登天还难的,除非说陈师道是像高俅一样跟赵佶搭上了关系,不然就算是曾布想要提拔这样的一个人,也只能是花费大量的时间、经历,让其慢慢往上爬了。
想来想去,高俅还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最后只能是无奈地冲着陈师道拱了拱手,开口询问道:“如果说是入翰林院,不知道您愿不愿意?”
“翰林学士么,那倒也是……”
听到高俅的话之后,陈师道仔细琢磨了一番,觉得也不是很差,于是便点了点头。
不过没等陈师道表达自己的看法,高俅立刻就满脸尴尬地打断了陈师道的话,说道:“那什么,不是说去当翰林学士,其实能坐到什么位置上我心里面也是一点的数都没有。可是说实话,您现在这个秘书省正字的身份实在是……如果没有一个转折的话,我也没有办法。我只能是帮着您两位找机会,并不是说带着您两位投机取巧,就像那吐蕃部族宣扬教化的事情,就算只做前期少说也得三五年。”
“哎~!这个你不用解释,我们心里面都明白。更何况那种不择手段升迁的事情我们本来也不屑去做。”李格非回答完了高俅的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