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一生为后(重生) > 165 ? 世外仙(七)【全文完】

165 ? 世外仙(七)【全文完】

渐渐敛去笑容丶低头若有所思。

“……”

她一向慎于言语。

对服侍她的一众丫鬟们,倒是出了名的宽容。是以,有年纪小的丫头,眼见得小主人一走,便又忍不住与同伴笑闹开来,道是小主人总一日一件新鲜事,为了不去学堂,竟连见着神仙这种糊涂话都能编出来,也就老夫人宠着他,不然今日定免不了被少夫人一顿收拾。

然而,平日里最爱听她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老妇人,今日却半天没见反应。

直到丫鬟们说干了口水,忍不住面面相觑。四下顿时寂静下来。

“醒春,”老妇人这才倏然开口,低声道,“派人去青木山看看,阿元说的那‘神仙’,究竟是什么来头?”

青木山,不过是定风城外名不见经传的一座小山,从没有过什么土地神仙的传说。

事后,派去的家丁前来回禀,也道那山中除却猎户人家,不见有人居住过的痕迹,更不曾传出过什么“一剑荡平山林”的大动静。

而所谓愿意教人仙法的“神仙哥哥”,横看竖看,大抵也只是孩子们的童言无忌。

没过多久,甚至连那孩子自己,也仿佛从没说过这话一般,再不提起青木山中丶曾经他信誓旦旦发生过的怪诞经历。

......

这一年,老妇人九十岁整。

经历过最酷烈的战乱,和连年的纷争与动荡。他们这一代人,年至花甲已属不易。可她却一路熬走了丈夫丶长子,活到了耄耋之年。长寿多福丶宽仁善济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北域:

无人不知她白手起家,人至中年,已攒下万贯家财;

更羡慕她子孙绵延,母慈子孝,膝下三子一女,个个都是北域乃至中原丶说得上名号的响当当人物。王家有她坐镇,一直以来,亦都是定风城中出了名的积善之家。

她的这一生,不说传奇,也算是了无遗憾。

是以,尽管到了这般年纪丶无法抵抗身体的衰老,她的身体一日比一日衰弱下去,再好的灵丹妙药,在生老病死的规律面前,都无济于事。然于她而言,这样的结局似也没有太多的不甘,她的心情,甚至比大多数儿孙都要来得平静。

死亡来临的前夜,她仿佛有所预感,如回光返照般丶恢复了些平日里的精神气。

而彼时,王家的子孙亦都早从五湖四海赶回了定风城,日夜轮值守在她的床边。

她叫来了所有人,一一细心叮嘱。

轮到最小的孙儿时,那孩子却忽然扑到床边,放声大哭。

【我真的见过丶见过神仙哥哥,】名叫“阿元”的少年哽咽着,紧紧握住她的手,【太姥姥,为什么你们都不信?为什么太姥姥当初要立下家规,不许我们修仙问道?凡人的寿命无论多长,至多也不过百年……可是做了神仙,就永远不会老,不会生病……不会死啊。】

他的声音里满是不甘心。

哭成了个花脸猫的模样,狼狈又可怜。

她听着,却只是无声笑笑。

没有回答,只手指轻抚过那孩子颤抖的肩膀。

【太姥姥!】

犹若枯树树皮般光华不再的皮肤,是岁月为她留下的痕迹;

她的目光渐渐迷离,扫过眼前丶那一张张或熟悉或模糊的脸,最后,落在床边嚎啕大哭的孩子身上。

想说什么,却终究没有开口——

【太姥姥!!】

【母亲……母亲!】

王府上下,哭声响彻不绝。

她却觉得耳边所有的声音都在渐渐淡去,唯有身体一重,紧接着,越来越轻。

轻得好似漂浮起来。

所有往昔的记忆,或喜或悲,皆如走马灯般闪烁在跟前。

......

回家的路,总是那样漫长。

她看见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时隔多年,那一路上的颠沛丶无与人说的艰辛,她早已久不曾再提起,却仍然记得自己走了很远丶很远的路,才终于回到心心念念的家乡。

迎接她的,却只有萧府门外层层把守的重兵:魏骁仿佛算准了她会回到这里。

又或者,只要她还活着,总会回到母亲的身旁,是以,整个萧府早在暗卫的密切监控之下,毫不掩饰。

而这,或许便是当初换到身体中的另一个自己没有选择回到江都丶而是急于赶去定风城的原因——只是若非亲眼看到,她想,或许终究还是不甘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