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一生为后(重生) > 犯上

犯上

如儿戏,天威何在,我大魏国威何存!”

魏弃昔日杀遍勋贵,在朝中树敌无数。世家视之,无不如生死仇敌。

此番,见他公然抗命回京,又负荆于太极殿前请罪,要扒他一层皮丶生啖其肉者,早已虎视眈眈丶一刻也等不得。

每日的朝会,与其说是为北疆战事争得面红耳赤,不如说,是为“杀或不杀”的天平两端互下筹码。

“好啊,好啊!”

争到最后。

那多番为魏弃出言的青年却忽的轻笑一声,拱手四拜道:“众位大人一口一个杀之,然则,试问,杀了他,这北疆乱局,谁来收场,谁人可用?!吴大人,听闻您家中长孙善骑射,武艺高超,颇负盛名,汝孙可战乎?!陈大人,若没记错,您本也是行伍出身,与那樊齐樊将军曾为同袍,樊将军既可出山请战,想来陈大人亦可一试,如何?陈大人,此战,汝可胜任否?”

青年一身玄色官服,长身玉立。

虽貌不惊人,却独神情凛然。身居末位,舌战群儒,毫不见颓败之势。

殿中众臣,尤其是以曹氏为首的一众门生,被他一口一句反讽堵得哑口无言。

一时间,投向他的那些针扎般目光中,愕然,鄙夷,不屑,种种复杂情绪交错。

更有忿忿不平者,当着他的面,便与身旁人小声冷嘲道:“识人不清的泥腿子,还妄想一朝登天,如今主子倒了,这便跳脚了……也不知这忠心表给谁看!”

声音并不算大,却足够那站得离他不远丶同居众臣尾端的青年听清:

说到底,亦无怪乎他们这般不假颜色。

只因这屡屡发话的青年——不,新科状元郎,陈缙。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传奇人物”。

先是傲气凌然,一声“不愿同流合污”,惹得有意引他为座下门生的右丞大怒;后又在金銮殿上大言不惭,为民请愿丶触怒龙颜,终得了个外放偏远之地为官的下场,成了上京人尽皆知的笑话。

然而,若他t真甘心做个笑话也就罢了。

可他竟不知使了什么手段,攀附上那时颇得圣心丶在朝中炙手可热的九皇子。因着九皇子一力提拔丶为之担保,竟给他谋了个吏部给事中的职位,得以留任京中……只是,留了又如何?

他既不以寒门自居,也不愿与京中世家同流,自然而然,便活成了个在哪都格格不入丶贻笑大方的异类。

如今九皇子虎落平阳,他这自诩中正丶无偏无倚之人,却成了九皇子唯一的“拥护者”。

今日殿中众臣,本就心怀鬼胎,各自为营。

听他一语毕,话锋直指朝中无人,当下不知以谁开头——争论的话题,竟又悄然转移到心照不宣的微妙处。

北疆这块肥肉,随着魏弃率军攻下茫城,已经打开一道势不可挡的缺口。

虽说后头生死难定,风险犹存,但,只要能再下一城……

“三殿下呕心沥血丶不顾危险,远赴辽西和谈,功在社稷。想来,不日便将返抵上京。臣以为,三殿下久在军中,颇得人心,北疆之军不可一日无帅,若让三殿下代为出战,或可再立奇功,还请陛下斟酌!”

“不妥!大殿下既是陛下长子,长幼有序,此事由大皇子主持更为妥当!”

“大殿下擅文而不擅武,擅治而不擅制,本是各有所长,此事并非儿戏,又岂长幼之说可一语概之——自是能者居先!”

......

魏峥高坐龙椅之上,冷眼看着底下众人哄吵不休。

明面上,他的这些大臣们,当真个个都为北疆战事殚精竭虑;在他看来,却都是毫不掩饰的皆为利来,各为其主。

魏晟身为长子,站于右首,听众臣唇枪舌战,夹枪带棒,面上亦是一阵红一阵白。

那声“能者居先”,几乎是将他的脸面踩在地上——可他不过是不擅武艺,难不成,便要心甘情愿做了弟弟们的陪衬么?

藏在袖中的双拳紧握,他目光轻扫,暗自记下了那口无遮拦的大臣是谁,随即低下头去,缄口不语。

“大殿下宅心仁厚,体恤军民,无论在军中抑或民间,声名皆更胜一筹!”

“呵,顾大人当真困于书斋,落了那纸上谈兵的窠臼罢!若是光论声名,焉能取胜?这是打仗,不是小儿儿戏,我大魏军民认这好名声,燕人会认么!”

“无需多言,大殿下乃我大魏正统,收归北疆,师出有名!”

“哦?奇了怪了,李尚书,依你所言,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