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的邮局走出来。
“快过年了,有什么想买的么?”
林振江看着人来人往的街上,摇头道:“没有什么特别想买的。”
张爱婴笑了笑,随后指着不远的一家店面,“我去看看糖,过年的话,怎么也要买一点糖来吃,就算不是喂甜灶王爷的嘴,自己的嘴也是要喂的。”
“那走吧,”林振江对吃糖不是特别感兴趣,但也想见识一下这个年代的糖的品种。
很快,林振江两人就走到店面面前,其实说是店面也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供销社。
供销社的门口左右两侧还贴着一副对联,左边是保障供给,右边是发展经济。
越是走近供销社,里面的人越多,也越拥挤,声音也越嘈杂。
一家好几口人,大人拉着小孩,小孩在人群中指指点点,不停的喊着“要这个”、“要那个”。
时不时还能听见大人的问价声音,供销社员的说话声。
林振江和张爱婴一走进供销社内部,就看见这间小小的供销社三面墙都有到顶的货架,货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东西。
而在这三面墙的货架面前,就是三张连在一起的玻璃柜台,玻璃柜台里面同样装着各种各样的货物。
而在玻璃柜台的正上方,还高高挂着一根大竹竿。
三个柜台上面就是三根大竹竿,而每一根大竹竿上面上面都有各种纺织品。
有的是围巾、有的是各种款式的布料,当然,也有的是一双又一双鞋带系在一起的鞋子。
而供人选择的空间并不就是除了人以外就什么都没有,这里依旧见缝插针的摆满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