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411章 重炮

第411章 重炮

要在合理范围之内,便是正常的。至于银钱和材料,若是不够,尽管申请增加预算,你们在这里每多一分钱,战场上我们的将士便能多一分胜算。只要能提升我大明军队的战力,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

这番话一出,众工匠和炮兵军官心头一震。自古以来,工匠的地位不高,许多技术革新往往受限于经费、人手和统治者的重视程度。而今,皇帝亲口承诺,无需吝惜银钱,只求精准与实效,这无疑给予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和动力。

朱慈烺见众人神色间已有所触动,微微颔首,稍作沉吟,继续说道:

“你们的职责,不仅仅是铸炮、试炮,更重要的,是整理、总结、继承那些书籍中的理论,并结合实际实验进行补充和修正。最终,要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火炮体系,使大明在铸炮、用炮、操炮、布炮等各方面都建立起一整套科学、严谨的作战体系。这些成果,将不仅仅是纸面上的理论,而是要落到实处,交由工匠学习改进,交给炮兵训练掌握,让我们的火器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他说到这里,目光扫向几位年长的匠师,又看向那些年轻的军官,语气郑重地补充道:

“诸位无需急于求成,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真正打下坚实的基础,起码要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朕有这个耐心,你们也要耐得住性子,戒骄戒躁。今日所奠定的根基,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都将影响我大明的军备强弱。你们所做的每一项改进、每一条总结,都是在为未来铺路。”

这番话,不仅是对眼前众人的期许,更是对整个大明火器体系发展的战略规划。朱慈烺明白,火炮的研制与运用,绝非单纯的技术革新,而是涉及战术、生产、训练乃至战略布局的一整套体系。唯有持之以恒,不断试验、总结、优化,才能真正让火炮成为大明军队的强大战力。

工匠们闻言,纷纷拱手行礼,炮兵军官亦是肃然起敬,齐声道:“陛下放心,臣等必不负所托!”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