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史可法的准备

第三百四十七章 史可法的准备

火药桶,遍地的山贼,土匪,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些人何去何从,将会对移民是一个很大的制约。而移民,又是杨改革寄予逆天的希望。

帝国的核心管理者们,不少都是嘴边起了白沫子,也不顾不得抹,见皇帝暂缓了这件事,心中都是松了口气。

“诸位,陕西的事情,该如何处理,各位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杨改革再次问到。

诸臣沉默,该说的,能说的,该做的,能做的,都已经说了,做了,如今,就等着更进一步的消息,等着明天的到来呢,还有什么要说的?诸臣觉得自己能依据这封信一直说道如此之久,已经非常难得了,还说?没有了。

……陕西巡抚衙门。

毕自肃震惊的听着徐光启这位“帝师”的说辞。

“徐师傅,您是说,府谷有灾民可能参与民变?在等着粮食?一边准备造反,一边准备移民?如果粮食没及时送到,那批人,会铤而走险,扯旗造反?”对于这种推断,毕自肃听得也是心惊胆颤,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没有吃的,就是造反一条路,也就是说,如果有吃的,造反的就不造反了。也就是说,如今,就看司农司拔河了,司农司拔河得力,造反的人就少,反之,造反的人一大票。

“正是如此,这也是综合了各方面的消息而得出的结论,不过,也八九不离十了,从王二这件事上看,灾民,或者说,准备造反的人,有很大一批还在观望,移民还是造反,还在犹豫,如今,王二之事已经报奏给陛下了,需要等待陛下圣裁,如今又出了此事,更是说明,陕西之事,已经到了关键时期,陕西未来的走向,就在这几天啊!”徐光启一脸唏嘘的说道。

“徐师傅的意思是要自肃如何做?”毕自肃说到,他知道徐光启到这里来,不会白来。

“范九,我希望能派出官军在黄河沿岸,特别是陕北沿岸巡逻,加强这方面的戒备,严防有人乘乱抢劫粮食,大批灾民蜂拥而至,粮食又是短缺,这些运送到陕北的粮食,已近关系到国运了,不得不防。”徐光启带着一丝焦虑的说到,没粮食会造反,饿肚子了抢劫从眼前路过的粮食,是十分可能的事,一千多里的河道,很难说那个地方不出这样的事,徐光启不得不防。

“此事徐师傅放心,这件事,陛下早有圣旨,各地的官军,卫所必须保证移民官的安全,保证移民安全,这一点,别说黄河沿河,即使全陕,移民官都是会有保证的!……既然徐师傅说黄河沿岸的粮食如此重要,那么,范九就再派一批精锐过去,保证黄河沿岸运粮的安全……,嗯,新军吴三桂正好剿匪归来,离黄河又近,我看,不如,就派吴三桂这一部前去……”毕自肃说到。

徐光启实在是放心不下粮食的安全,陕北缺粮已经缺到了如此的程度,一大批人等着粮食救命,或者说,陕西的造反规模就看这批粮食了,如论如何,必须小心,也是徐光启来搬兵的原因,无论如何,这批粮食,不能出意外。

“如此,就多谢范九了。”徐光启见派去的是吴三桂,是新军,也就放心了。

“徐师傅不必如此,都是为陛下分忧,都是为朝廷解难,这是应该的。”毕自肃说到。

……杨六一个人站在高土堆上面,望着黄河来船,他是下了全部的赌注。

天色已经大亮。

衣衫褴褛的人们在太阳和欢乐已经不见了。一个个依旧木纳的互相望着,有的人眼中,甚至已经带着一丝绝望。

杨六一个人站在高土堆上面,后面仿佛被数道目光炙烤,不敢回头。是失望,还是绝望?

太阳已经初生,黄河上面,依旧是空荡荡。

“六哥,回去吧,都一夜了,要不,咱们自己向下走吧。”杨七见自己的兄长站在这里一夜了,过来劝解道。

“不了,老七,哥哥还在这里站一会,会来人的,会的……”杨六不敢回头,更不敢挪动,生怕自己一挪动,黄河里来了人,看不见自己。

太阳已经曰上三竿了,人还是没有到,衣衫褴褛的人,有的已经没有了吃食,有的还有几口,稍稍的分润了一些,就算是吃过了一顿,下一顿,有没有就不知道了。

杨六口干舌燥的站在土堆上,不敢挪动,也不敢回头,一直观望着黄河下游,他怕自己一回头,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刚刚因为吃过一顿饭而有些生气的人群,生气又逐渐的消散,火辣辣的太阳开始显现威力。

“六哥,我们自己走吧,等人来接怕是不成了。”杨七挥汗来到土堆上面,再次劝说自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