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接见,皇帝意外的接见,淳淳的鼓励让他受宠若惊,对皇帝是感恩戴德,皇帝要派他们到陕西当移民官,他是立刻报名,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报效皇帝的知遇之恩,还选了一个最艰苦的地方,陕西最北边的地方之一,府谷县,他要在最艰苦的地方出成绩,以报效皇帝。
史可法最先来到府谷县的时候,立刻根据“移民教程”,准备了造船,买船,可是,实际情况确是,这黄河,到了这一段,实在不适合行船,当地也没有什么造船的工匠,要大批量的造船,是不可能的,焦头烂额的史可法看到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行使得非常的方便,于是,立刻派人搜集羊,杀了羊做羊皮筏子。
史可法为移民的事,是伤透了脑筋,这地方,地方贫瘠,民风彪悍,他手里粮食又不多,从黄河下游运上来的粮食,实在是有限,所以,想了种种办法来解决移民当中遇到的问题。李鸿基那个强壮的前驿卒,羊肉,也是移民的“道具”,李鸿基是用来“震慑”这地方的灾民的,谁让这个地方的灾民太彪悍呢;羊肉,是专门来引诱那些移民的人的,是专门显示他司农司移民能力的“道具”,以此,让那些灾民相信,他是有能力移民的,更是要用皮筏子运走妇孺,也就是为了防备那些年轻力壮的人闹事,这个地方的民风实在是彪悍,为了让那些人听话,史可法想到的主意就是用皮筏子先把妇孺接进府谷县城,有了这些妇孺在手里,他就不怕那些青壮不听话,这船少不要紧,灾民可以自己走,吃食少点不要紧,只要不饿死就行,这也是史可法面对种种困难想出来的种种办法,所以,连李鸿基这一套说辞,都是精心准备的。
让史可法感到欣慰的是,粮食运上来比较难,但是,皇帝舍得在移民方面花银子,徐光启也因为府谷这个地方太过于遥远,能运到的粮食有限,所以,特意给他多拨了一些银两,让他在当地收购一些粮食,所以,史可法也才有底气购买大批的羊做皮筏子,否则,拔了他史可法的皮,他也变不出几两肉来。
杨六毫不客气的接过那几个大口袋的肉,相当的满意,在这大灾的年里,居然还能吃到赈济的肉,就凭这一点,他就对圣天子的移民充满了信心,对移民充满了信心,这下,他是完全相信圣天子的移民了,准备死心塌地的跟着圣天子走了。
杨六提着那几包肉干,一阵狂奔,奔到那群人的面前,举起肉干,狂喊道:“各位兄弟们,各位父老乡亲,我们有救了,我们有救了,圣天子派人来给我们送吃的了,送的还是肉干……”杨六太长时间没有喝水,嗓子已经嘶哑了,但是喊出来的话,确实震撼人心,铿锵有力。
衣衫褴褛的人群,终于爆发出了生命的光彩,一阵高呼。生命的光彩重现在这群人群里。死神,在这些肉干面前,落荒而逃。
杨六把这几包肉干,分润了一些,每人都能吃到一点点肉干,虽然不多,但是给这群人的信心,绝对是无以估量的。不少人把嚼了一半的肉干,扯出来,看了又看,又悄悄的塞进衣服里,准备下顿留着吃。
(未完待续)
平台里,华灯已经初上。
帝国的核心管理者们,就如何处理王二,早已争得面红耳赤,不少人,嘴巴已经讲起了白沫子。
杨改革则是用一半心思听双方的争辩,另外一半心思,则在考虑自己在处理陕西方面的事,还有那些漏洞。
对于一直在聆听的皇帝,争辩的双方是费尽了口舌。帝党自然是向着皇帝的意思说话,皇帝想保下王二,他们自然全力往这方面说,反对者则一口咬定,造反必须付出代价。
双方的“火力”早已疲惫,眼巴巴的看着皇帝,希望皇帝给个“圣裁”。
杨改革也是头疼,如今的消息是在是太少了点,仅仅是一封信,就这封信里面透露出的信息,很难不讨论王二这事,能说的有限,可是一旦说王二的事,就必定牵涉一批王二这种人,如何处理王二,又成了如何处理这批人的一个典型。
杨改革两手压了压,众人安静下来,争也争够了,人少,争的就吃力,没有什么歇息的时间,连轴转,谁也吃不消,见皇帝似乎要“圣裁”,大家都停下来。
“如何处理王二,已经不是处理王二这一个人的事,涉及到了如何处理王二这一批人,这件事,各位卿家都说得有道理,朕也一时下不了决定,此事,诸位卿家就暂停讨论吧,待有更多的消息传来,待有更成熟解决办法,在作出决定……”杨改革无奈的得很,虽然他是很想放过王二,但是奈何消息是在太少,他也不得不慎重,这种事,是一个典型代表,陕西就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