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雇佣干活从而间接获得现钱。
总之,
这一切都建立在帝国足够有钱的基础上。
……
这 1年内,帝国还做了一件大事——丈量天下土地、清点天下人口。
进展很顺利,因为在统一战争中,原先的地主阶层基本消亡,最大的阻力消失了。
活下来的乡绅地主也发现,与其收佃,不如把钱投入工商业更赚。
有本事的自己开作坊。
没本事的就跟着老乡入点股,躺着收分红。
丈量土地和清理人口两项工作一起进行,前后花费了 600万两经费,动用了 150万人直接或间接效力。
李郁终于拿到了他想要的数据:
帝国境内田亩总数,耕地总数,人口总数,户均耕地,以及详细到各省的数据。
……
帝国人口(含东北)总数高达 3亿 5千万 2百万人,这大大出乎李郁的预料。
人,太多了。
严格意义上来讲,之前的大部分移民都是境内移动,比如从中原到东北,从陕甘到西域。
与其说是移民,不如说是帝国内部调整。
真正意义上的移民仅有 1000万,散布在南洋各地。
扬汤止沸罢了。
之前,偌大的华北看不见一棵树。
如今的华北依旧没几棵树,脆弱生态依旧处在崩溃边缘。
人,还是太多了~
为了帝国的未来,
为了彻底爬出马尔萨斯陷阱,人口银河系计划必须加速!
……
在仅有重臣参加的御前会议上。
李郁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告诉所有人:
“三亿五千万人,太多了。这么多的人,农业革命根本没有可能实施。如果我们不疏散掉一亿五千万的人口,轮作、畜力、休耕,一个都实现不了。”
全场死寂。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多出来的那一亿五千人要往哪儿丢?不能丢太平洋吧?
财政大臣胡雪余第一个开口:
“陛下,不如让南洋和西伯利亚再挤挤,一千万移民想来可以塞下。但是一亿五千万人,怕、怕是天下找不到这么大一块无主土地啊?”
陆军部大臣林淮生,突然问道:
“中亚和欧洲?”
吓的工业大臣杜仁手一抖,水杯翻了。
……
李郁靠着椅背,笑道:
“淮生,你太极端了。”
“即日起,工业部直属四大重工和民间三大集团开足马力,生产火枪、”
“陛下的意思是,全面备战?”
“不。外销。”
“售给奥斯曼?”
“不,是卖给全世界。当今天下,豺狼横行,匪徒肆虐,百姓需要火枪保护自己和妻儿。即日起,帝国开始向海外无差别倾销火枪。价格不要太高,质量做工也不必太考究,主攻民用市场嘛。”
众人齐刷刷起立。
拱手:
“陛下圣明。”
……
三大民窑:扬子集团、东海集团、南洋集团。
四大官窑:马鞍山重工、大冶重工、抚顺重工、伊犁重工。
同时开始量产质量一般,做工一般,枪管截短的外销型“自由”牌滑膛前膛枪,售价仅 2个银币,一推出即大受欢迎。
吴国商人对客户群体来者不拒,见钱就卖。
自由贸易含金量再次上升。
……
在大氛围影响下,吴国移民也开始购枪。
当然,
他们不愿意买廉价的“自由”牌火枪,而是购买更专业的“帝国”牌火枪。
帝国牌火枪售价 6个银币,除了枪管稍薄稍短,其他与制式火枪无明显差异。
枪支和铁轨成了新的拉动点,见市场前景如此之好,帝国的钢铁工业开启了新一轮产量扩张。
钢铁工业是工业革命的发动机。
一旦加速,全品类跟着加速。
……
帝国的军火工业迎来了长足的发展,火枪年产量高达 200多万支。
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从北美到中南半岛,吴国的“自由”牌火枪无处不在。
就连都柏林和贝尔法斯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