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521章 征兵季!!!

第521章 征兵季!!!

脑子里连圈都没转,就同意了。

她就签上大名,皆大欢喜。征兵工作告一段落,大家松了一口气。

王玉兰她们在海边一个小饭馆庆祝一把,那天除了王玉兰,他们喝了许多啤酒,醉醺醺的。

当地武装部给新兵发入伍通知书,发军装。接着新兵集合。

回去的时候,是和海军某部一起包了游轮,做运兵船。

驶向东海,目的地沪海。

接兵,运兵的一路最轻松的就是沪海的生活。

汪洋大海让人的心胸顿时宽广,王玉兰喜欢站立在船头感受那种什么是披波斩浪。

团领导照顾女同志,王玉兰和老董住在三等仓,非常适宜。

接着在沪海兵站上车,坐上了闷罐子运兵车。

王玉兰和连长指导员分别后,和团部十几个人员上了最后一个车厢,为指挥车。

这是非常艰苦的旅程。

团部没几个人,最后一节车厢根本压不住,弹跳了一路。

由于不是紧急军事行动,所以给各路大神们让路。

到兵站,才能供应饮食和水,还有放水。

每节车厢只有一个大桶应急,味道那叫一个复杂。

大家坐在草垫子上,王玉兰从连里借了一条被子,隆冬季节,越走越冷。

而连长和指导员和没训练过的新兵在一起,他们的责任大,条件会更艰苦。

白天,车厢的两侧有几个位置较高的小窗户,打开透进光亮。

晚上一盏煤油灯解决照明问题,硕大的车厢沉浸在一片昏暗中。

火车就这样拉着多少人的青春年华,喘着粗气向着军营的方向咣当咣当走着走着……。

终于完成任务,到军营了。

直到有一天,王玉兰给老公易援朝打完电话,通讯科的小战士在电话里对她说,“王医生,你好!我就是你从温城接的兵……”

……

演习任务结束后,刘本明也接到了接兵任务,任职新兵连连长,他荣幸地被委派去苏北某县接新兵。

刘本明接到任务时,已经是在十一月初。

最初的日子,他心花怒放,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在军营太久,很少能出去见见世面。

而如今,终于如愿以偿,以为自己终于有一次外出“旅游”机会了。

可是,当刘本明他们一行到达该县时,说真的,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尽管已经是八十年代了,但这个县城,好像好停留在近乎原始的一种状态,全县几乎看不到一条像样的马路。

车子开在尘土飞扬的路上,透过窗缝在车内弥漫,让人特别不适。

到达县城后,地方人武部负责人是一位姓陈的部长,他的接待工作还算是热情。

尽管招待所设施并不是很好,甚至连洗澡的地方连热水都没有,但对于在农村长大的刘本明而言,还算说得过去。

然而,在接下来的接兵过程中,刘本明却遇到了三件麻烦事。

刘本明他们住在县城的招待所的第二天中午,天气晴好,万里无云。

刘本明和一排长陈李玉书四人在街上闲逛,当他们走到当地的百货大楼时,看到人头攒动。

出于好奇,刘本明几人也挤过去凑凑热闹。

走近才知道,原来是有人商场搞促销——卖一批布料,每块布料十块钱。

看着一个个买到布料的人,兴高采烈地出来。

陈玉书几人也动了心,商量着每人买一块布料,到时做件像样的衣服。

于是,把三排长高峰推到了人流的前面。

当高峰把二十元钱交给售货员时,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售货员收到钱后,最终却没有将布料发给高峰。

于是,高峰就追问那个售货员:“你把我们的钱放进了钱箱,怎么一直不给我们布料呢?”

售货员的回答让陈玉书他们愤怒不已:“你啥时交给我的,我怎么不知道?”

愤怒之下,陈玉书开始与售货员理论起来。

正在争吵之际,商场的一位领导走过来,了解情况后安抚他们说:“同志们,你们也不用担心,如果是我们弄错了,我们下班后盘点一下就知道了!”

于是,陈玉书三人忐忑不安地回去了,第一次接兵,竟遇到这样的麻烦事,这是刘本明做梦都想不到的。

回到招待所之后,刘本明他们吃了晚饭,正要出去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