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艰苦的“猫耳洞”!!!
弹指之间,这一年就来到了腊月。刘之野是从去年12月初来到了南疆,这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他都没有回过一次家。让他始料不及的是,第一阶段反击战虽然结束了,但是长达十几年两山轮战却早早开始了。这比刘之野的前世提前了两年多。两山轮战就是反击战的延续,虽然敌军在之前的自卫反击战中遭到了沉重打击。但“白眼狼”的高层仍未放弃反夏的错误路线。在夏军撤军以后,他们继续制造争端。在这爆发的长期冲突中,围绕l山地区的争夺是其中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在夏军拿下l山控制权转入阵地防御阶段。敌军不甘心失败,他们一度组织起师团级别的反攻。并动用了数量不少的重武器。为了躲避敌军的炮火,轮战的夏军战士们开始在阵地上构筑起被称作猫耳洞的防炮工事。猫耳洞一般也就一米高,洞口十分狭窄,还会堆上树枝之类的隐蔽物。猫耳洞的存在能够有效减少我军战士被敌军炮火波及的可能,还能防备越军特工的偷袭。别看猫耳洞功能很多,但其中的条件却非常艰苦、恶劣。l山地区本就地处南疆,冬季的山里潮湿阴冷。猫耳洞内又活动不开,战士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了极大的压抑。再加上战事迟迟没能停歇,战士们在猫耳洞内一待就是好几个月,作战极为艰苦。尤其是位于阵地最前沿的猫耳洞,与敌军的距离可能也就十几米。敌人本就狡诈,一个不留神,可能就会让这些“王八蛋”渗透进我军的阵地。所以战士们几乎每日都提心吊胆的注视着自己的防区,一日不得松懈。丛林战之所以会成为世界各国军队公认的难题,就在于丛林中有太多不利于士兵作战的因素。其中丛林的潮湿气候尤为著称。当年军在y战时就发现,相比于y军的袭击,国大兵真正的敌人是丛林本身。哪怕没有y军的存在,热带丛林本身就足够致命。且不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毒虫猛兽,光是空气中丰富的水分就让国大兵们疲于应对。当时的军作战单位有一条铁律,士兵必须勤换干净的袜子,以保护双脚的健康。这可是军用血泪换来的教训。在这样潮湿的丛林环境中,一旦脚部皮肤发生溃烂,很快就会恶化感染。甚至发展到为了保命不得不截肢的程度,刘之野知道不能掉以轻心。即使是前指早有准备。到了l山战役,夏军也领教了热带丛林的威力。l山常年都环绕着雨雾,空气湿度十分夸张,夏军战士们的衣物几乎没有干过。如果遇到下雨天,就更遭罪了。丛林的雨水只有暴雨和特大暴雨之分,下不了多久就能将猫耳洞淹没。可如果贸然离开猫耳洞,又极可能遭到敌军的袭击。驻守猫耳洞的战士们只能硬着头皮泡在雨水里。还要将武器和电台这些装备举过头顶,以免进水损坏。到了晚上,还得在积水里睡觉,让人苦不堪言。这样的环境恰好给细菌和病毒提供了极好的生存条件。很快,皮肤病就成了夏军战士的职业病。这其中最为恐怖的就是被战士们称为烂裆的皮肤病。对于血气方刚的年轻战士们来说,得了烂裆比死还难受。得了烂裆的战士是不能久坐的。否则裆部的皮肉会和潮湿的军装黏在一起。一脱裤子,皮肤下的脓水和血肉也会被撕下来,场面极其惨烈。还会伴有难以抑制的瘙痒和剧痛。如果表皮再被抓破,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刘之野作为他们的领导非常重视这一情况。因为烂裆等皮肤病对于部队的士气影响极大。为了帮战士们解决皮肤病的难题。在刘之野的号召下,一大批女军医自告奋勇,前往前线为战士们医治。这是一个极为英勇的举动。要知道这时的l山战区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地雷密度最大的区域,非常危险!这是为了防备敌军特工的偷袭和渗透,夏军在前线部署了大量反步兵地雷。敌军有学有样,也开始布置地雷。就这样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丛林里的地雷数量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但是这些军医们却视危险如无物,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前往猫耳洞的路途。这其中,一位叫作刘述娟的女军医最为典型。刘述娟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前线后,战士们大为欣喜,觉得自己的病终于有治了。刘述娟一一检查战士们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