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一切都感到异常新鲜,这让他愈必坚定了要在部队有所作为的决心。
训练不怕苦,学习不怕累,事事争先,乐于助人。
凭着优秀的成绩和优良的作风,蒲平很快就脱颖而出,并被选送到军校进修。
从军校毕业后,蒲平被提拔为侦察连连长。
尽管在部队里非常忙碌,但蒲平为了不让父亲担心,他经常给蒲老汉写信,将自己在部队的情形告诉他,并嘱咐他好生保重,不要挂念。
反击战开始后,身为侦察连连长的蒲平,随部队调往滇省边境,参与了这场伟大而艰巨的战争。
在出发前,部队为蒲平和战士们拍下了弥足珍贵的照片。
蒲平深知,此去凶险,很有可能就不能活着回来了。
但一想到“白眼狼”伤我边民的可恨,他就立刻气不打一处来。
发誓一定要狠狠教训“白眼狼”的军队,让他们不敢再来我国边境造次。
来到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为了掌握敌人的情报,瞿平主动请缨到前方侦察敌情。
并多次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给前线部队攻打敌军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情报。
儿子上了战场,蒲老汉是知道的。
正因如此,蒲老汉成天提心吊胆,夜里更是经常在噩梦中惊醒。
没办法,蒲平出生不久,蒲老汉的妻子就病逝了。
从那以后,蒲老汉就没再娶,他又当爹来又当妈,好歹把两个儿子拉扯大。
现在儿子去了战场,他能不担心吗
日盼夜盼,自卫反击战终于结束了,但蒲老汉万万没想到,竟然盼回来一份烈士证明书。
据信里说,蒲平带几名侦察兵在一次侦察行动中,在危险重重中,已经获得了情报,然而在回撤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小股敌军。
为了掩护战友们撤退,他主动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并成功引开了敌军。
但不幸的是在跑动的过程中,他身中数弹,当场牺牲。
更可恨的是,为了羞辱夏军,残忍的敌军竟放火焚尸。
为了夺回蒲平的遗体,战友们迅速找来支援部队,和敌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打败了敌军。
可是,蒲平的遗体被损害得非常严重,他们只能把仅剩的一点残骸带回。
蒲老汉拿着那份烈士证明书,眼里不由得又溢出了泪水。
这可是儿子拿命换回来的。
现在蒲老汉的心愿就是能去看看儿子埋葬的地方。
可是不管是和蒲平的战友打听,还是和部队打听,却都没有个具体的说法。
原来,蒲平牺牲的时候,自卫反击战才开战不久。
因此当时虽然对牺牲的烈士都做了登记,但由于死伤人数众多,所以在善后工作的细节上,还是有记录有误的情况。
而且“卞平”究竟是不是蒲平,也不能肯定,因此蒲老汉迟迟没能得到回音。
爱子心切的蒲老汉,无奈之下走上了漫漫寻子路。
他不仅找到了部队,还找到了相关部门,又走访了和蒲平一起上战场,幸存下来的战友。
结果大家都知道他儿子是在战场上光荣牺牲了,可是具体究竟埋在哪里,却始终没有人知道。
后来,主持善后工作刘之野听说了蒲老汉的事后,格外重视,终于帮蒲老汉查到了蒲平的下落。
原来,他的骸骨被埋在了距离白眼狼三百公里的屏县烈士陵园。
在相关部门的安排下,步履蹒跚的蒲老汉历经2天,穿越1500余公里,终于来到了屏县烈士陵园,找到了“卞平”烈士的墓碑。
虽然姓氏错了,可是墓碑上的照片却让蒲老汉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正是他日思夜想的小儿子蒲平。
那一刻,浑浊的眼泪从蒲老汉的眼眶里止不住地往下掉,他瘫软在墓碑之前,用颤抖的手不断摩挲着儿子的照片。
后来,经过对档案调查,确认这里埋葬的正是蒲老汉的儿子蒲平。
原来当时记录档案的时候,正逢全国推行简化汉字。
工作人员就把“蒲”写成了“卞”,正是这个错误,导致蒲老汉找了许久,才得以与儿子相见。
…………
刘之野现在非常的忙,不仅要忙善后事宜,还要继续指挥部队战斗。
虽然反击战胜利告终,但战斗并未就此结束,敌军在夏方回撤以后继续在边境地区袭扰,并越界侵占了双方边境骑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