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61章 慢慢来

第561章 慢慢来

显而易见的是,平阳侯家族、酂侯家族、留侯家族,都是汉开国元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几家。·白\马^书.院· ?毋?错^内^容.

作为汉天子,刘荣自然知道关于这几家,汉家的历代天子,都有一个广受认同的默契。

——酂侯萧何家族,留侯张良家族,以及平阳侯曹参家族,是汉家真正意义上‘与国同休’的特殊元勋。

这几个家族,哪怕有后代因罪失国,汉家的天子都要隔个十几二十年,找由头给这几个家族复家、复爵。

如留侯张良家族,在初代侯张良之后,仅仅只传到二世侯张不疑,便在太宗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因仇杀楚国内史而因罪夺爵,贬为城旦。

此事距今已有三十年,为留侯家族复家的声音,始终不曾消失在长安朝堂。

只不过,作为‘在世圣人’的太宗孝文皇帝,并不想‘浪费机会’;

于是便把这个为留侯复家,以获声望的机会,留给了儿子刘启。

碰巧,先帝刘启又做了二十二年的储君,及至先帝即位,已年三十一岁,早已羽翼丰满,同样不需要浪费这个邀买人心的机会。

自然而然,留侯家族复家、复爵一事,便被留给了当今刘荣。

——只能说,留侯家族很不幸运。

不等刘荣坐稳皇位,并动起‘构建威势’的心思,对外战争的连续胜利,便让刘荣也同样失去了为留侯复家、复爵,从而捞取政治声望的必要。

没有必要,刘荣自然就不会去做。

这件事,自然而然,便又留到了汉家的下一代天子,刘荣未来的继承者去做了。

事实上,按照原本的历史时间线,留侯家族于太宗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二世侯张不疑失爵后,一直到一百多年后的汉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才得以诏复其家。

彼时,得以复家、复爵的留侯家族,已经是张良的来孙,也就是第五代后嗣:张千秋掌事……

留侯张良的家族、后代如此,酂侯萧何家族的情况,也同样好不到哪里去。

——太祖高皇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相国萧何得封酂侯,食邑万户。

短短九年后的孝惠皇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薨,谥号:文终;

二世侯萧禄袭爵,于六年后的前少帝元年(公元前187年)——或者说是吕太后元年薨,谥号:哀;

哀侯萧禄无嗣而终,吕太后便将酂侯的爵位,封给了萧何的妻子同氏,并恩封萧何的另外一个儿子:萧延为筑阳侯。`欣¢纨_夲/鰰~占+ ¢首~发*

又六年后,吕太后驾崩,太宗孝文皇帝入继大统,便将酂侯之爵,从萧何之妻同氏,改封给了萧何的次子萧延,并将萧延原有的筑阳侯国夺去。

至此,经过汉初二十年的混乱,酂侯家族总该走上正轨?

很可惜,事与愿违。

——在成为酂侯短短一年后,萧何次子萧延薨,谥号:定侯,子萧遗袭爵;

又过了短短一年,萧何之孙萧遗薨,谥号:炀侯。

炀侯萧遗无嗣,酂侯国除……

从太祖高皇帝五年,到太宗皇帝三年,前后短短二十五年的时间;

酂侯家族经始祖:文终侯萧何、二世哀侯萧禄、三世侯同氏、四世定侯萧延、五世炀侯萧遗;

爵位传了五代、传到萧何的孙辈,便绝嗣国除。

而在历史上,酂侯家族复家、复爵,是在足足五十年多将近六十年后。

——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萧何曾孙萧庆诏复家;

两年后,萧庆薨,谥号:共侯,其子萧寿成袭爵。

袭爵十年后,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酂侯萧寿成因酎金夺爵。

随后,又是四十多年的空挡之后,酂侯家族才得以在宣帝年间再度复家……

只能说,这一手反复夺爵,又反复‘诏复家’以邀买人心的操作,汉天子玩儿的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而酂侯萧何家族、留侯张良家族及平阳侯曹参家族,也就此真正成为了太祖刘邦所承诺的那般: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于刘汉宗庙社稷同休的世家。

当然,三家的状况各有不同。

——留侯张良家族仅仅只传了两代,便在二世侯张不疑手中因罪失国,而后百年才得以复家;

酂侯萧何家族,则是在三代人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