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霹雳啊!
夫妻多年,儿女也有了,刘二女按说应该相信自家男人的人品,可是一来她自来自卑,二来女人天生对这种事敏感,立时心里不免沉甸甸的。?l?a,x!s^w¢.*c¨o,m^
便在这时,牛嬷嬷从地里出来,让琼英拿瓢从桶里舀水给她冲洗干净手,上前扶着刘二女,重重的捏了一下她的胳膊,意有所指的道:
“太太,老爷回来是好事!你快回去吧!地里剩下这点红薯苗和两位小姐你放心,有咱们呢,一会儿咱们也该回去了。”
刘二女会意,定定神:
“好,这里就劳烦嬷嬷了。”
又问元宝要一起走不,对方却要跟福满她们玩。
刘二女便急忙独自回家,连走带跑刚到门口,一把被张裴氏逮住,三言两句先上了一个定心丸。
“我可算等着你了,元宝过去没乱说吧?你先别急,没大事儿。”
张裴氏拿眼四顾一周,放轻嗓音
“人在你家三房那儿,有你家三伯母亲自陪着,我听了半天,听话听音跟咱们关系不大,这不赶紧借口上茅房出来给你说一声,省的弄差了。”
刘二女闻言,心里一暖。
只听对方又出主意:
“要我说,你也别去三房了,直接回你屋去,知劲回来一趟不容易。不管咋说,两口子多亲香亲香才是正道。”
两人分开。
刘二女推门进去,只见张知劲靠坐在炕上,打着赤膊,左臂缠了一层绷带,笑着跟她打招呼:
“回来了!”
刘二女顿时着急了。
“胳膊咋了?好端端的咋受伤了?”
张知劲用右手拿起炕桌上的茶壶给她倒了一杯茶:
“没甚大事,已经上好药了。你先坐下,我慢慢跟你说。”
刘二女只得按耐住。
说来话长,前面早就说过,因为九曲县多山,且县里总人口不多,修完渠最少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功夫。¨小!说/宅* ?更!新\最?快*
时间太长了,夜长梦多!
不管是为了全县百姓利益,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张家元都希望在他的任期内修完。这种情况下,从外地招工便不失为一种缩短工期的重要手段。
这可是好比劳役的事,一般情况下不是无可奈何的人尽量躲着,偏巧九曲县不富裕不说,周围几个县比它还不如——大多贫困,为了吃口饱饭,也为了一份工钱,周围县里好多百姓闻讯皆跋山涉水赶过来修渠。
其中艰辛岁月不是文字能三言两语尽诉,在这里暂且不提,只说与主角有关系的。
却说这许多外地过来做工的百姓中有这么一个人,姓龚,有个大名叫双喜,一同做工的便给他起了一个浑名叫恭喜。
这恭喜本是九曲县南边临近县的一户农户,本性却爱结交朋友,尤其从旁人那里听闻一同做工的人里有好多五姓村里的人,他不免多放了心思。
没人不喜欢奉承。
尤其某些人本就不用旁人问,自个就爱吹嘘自己家的事,再被旁人好一顿拍马,那张嘴巴真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堵也堵不住。
于是一个小山村竟然有一个郭大儒坐镇的事便传出去了。
闻言,旁人只不过羡慕,但恭喜心中一动,只觉得一个天大机会掉在他头上。
原来,别看恭喜家乡贫穷,正因如此,导致很多人牙子喜欢到他家乡买人。
一个人都走到被卖的地步了,亲人都把他们当货物看待了,旁人、人牙子、新主家们还会大发慈悲高看他们一眼?由此可见他们以后的生活也不比在家时好多少,说的难听点,不过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有时候甚至不如在家里,毕竟家里不一定没命,但到了新主家却不一定。
不过凡事无绝对。
到底买人的事不是一个半个,而是前前后后,祖辈后人一路传承下来的,加起来被买的人合起来也不老少。·w-e.n·x~u\e!t¨x?t-.*c`o\m.
人口多了,总有几个幸运儿,好比恭喜的村庄里便有一个。
此人姓孟,以前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恰好那年生了第三胎,为了活命,最要紧的是因为家里有后,于是男人把女人卖了。
这原本是件不幸的事。
与以往被卖的同龄人的命运不同的是,孟氏有点运气——人牙子把他们拉到异乡,刚要一一把他们那一批人转手,正好碰到一户郭姓人家要买奶娘。
“姓郭?”
刘二女听到这里,不由猜测:
“难道跟郭先生家有干系?”
张知劲不意外她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