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上市之后还在亏欠,一路亏的市值翻倍。
这样的公司不但一分钱不赚,还花钱如流水一般。
有的随便搞一场发布会,烧掉几百万美元;
有的赞助一场比赛、一支球队,烧掉上千万美元;
与国内春晚地位差不多的超级碗,广告全被互联网行业包圆了,因为他们出价太高,传统行业根本就玩不起。
但是,这些钱总不是无中生有的。
钱是哪来的呢?
还不是从股市上得来的?
股市给他们极高的市盈率、极高的估值,股民把大把大把的钱丢给他们,本来是希望他们能贡献极高的收益率,帮自己理财,结果没想到他们跟暴雷的P2P没什么两样,把钱随意挥霍掉,又没本事赚回来,最后大家想提款的时候才发现凉凉。
现在,整个互联网就是已经开始暴雷的P2P,已经引发了全民的恐慌。
李泽凯这两天关注着美股的局势,心里也开始有点发虚。
他上个月刚完成大杠杆空手套白狼收购香港电讯的壮举,让重组后改名的电讯盈科在港股上一飞冲天。
但是最近这十几天,电讯盈科的股价一路下挫,股价较上个月的最高点,已经差不多跌去了40%……
现在眼看全球金融似乎对互联网的高市盈率都有些忌惮,逼的科技股价开始跳水,如果继续这么发展下去,恐怕电讯盈科的股价将继续下跌。
而全球的投资者,对互联网行业的未来,都将充满一改之前的乐观态度,转而变得极为悲观谨慎。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自己借给许逸阳那2.76亿美元,怕是就拿不回来了!
想到这儿,他心里忽然咯噔一下,自己本来还以为算计了许逸阳一把,现在看来,好像是许逸阳算计了自己一把?
他是不是早就意识到互联网行业要遭遇寒冬,所以才故意把股份抵押给自己,意图套现?
原本,他对腾讯的未来是很看好的,包括营收能力、包括未来发展空间以及市场认可度。
他甚至认为,只要腾讯保持高增速,以金融行业对互联网行业的超高认可度,两年后来港上市,至少能拿到三百亿港币以上的市值,毕竟他收购了香港电讯之后,一个壳公司加上香港电讯的估值,最高的时候都做到了三千多亿港币。
如果腾讯能拿到三百亿市值,那基本上就是五十多亿美元,自己以五亿美元估值从许逸阳手里拿的股份,到时候必然血赚。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市场降温了、跳水了、甚至要遭遇寒冬了。
一旦市场遭遇寒冬,资本市场就会再给你一上市就能拿到三百亿港币的机会,甚至连三十亿都不认可。
到时候,自己就亏大了!
这就好像香港楼价崩盘,同样的房子,崩盘前值2000万,以当时的高增速,未来有可能值2亿。
抵押贷款公司也看好楼市的未来,愿意给它2000万的估值,可是,一旦房价不往上走,反而开始往下走了,那抵押贷款公司就损失惨重。
如果这套房子崩盘之后还值500万,那做抵押贷款的将赔得一塌糊涂;
如果这套房子崩盘了没人敢接手,那就会血本无归。
做公司、炒概念,比炒楼的风险更大,一旦资本市场不认可了,甚至连上市的机会都没有。
这是因为楼市再亏还有个底限,跌6、70%一般也就到顶了,但公司要亏起来,可能直接亏的啥也不剩。
李泽凯觉得,自己投了2.76亿美元,如果许逸阳不赎回股份,自己这2.76亿美元就相当于被套住了。
2.76亿美元被套牢两年,这里面的隐形成本高的吓死人。
首先是至少失去了20%以上的收益成本,这么多的现金,哪怕是用最普通的理财,利率也是非常高的,这就最少损失五千万美元了。
其次是要承担这2.76亿美元两年的通货膨胀,如果购买力下降15-20%,那这又少了四五千万美元;
最后还要考虑,两年之后能不能上市?上市之后市值是多少?
如果不能上市,那就还是被套牢的状态,一直套下去;
如果上市了,也不意味着自己能解套,上市的时候如果市场认可度低,可能市值还到不了自己开给许逸阳的五亿美金,那样的话,市值比五亿美金低了多少,自己就又浮亏了多少。
这么算下来的话,自己这2.76亿,有可能面临巨大的损失。
越是经济寒冬,现金就越重要,所以李泽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