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我在汉朝养老 > 第72章

第72章

谢琅便故意问,“是不是字太丑看不懂?我的字比那个还难看,凑合看吧。”

这一点是真的,谢琅以前不觉得前里正的字丑,直到他见到夫子的字。若不是夫子不在,他绝不会找前里正谢建康写,“这些传出去,姚兰花再想赚钱就难了。”

卫青深吸一口气,平息心中的震动,问:“你们怎么办?”

“我们把东西烤gān了卖。味道和刚刚做好的很不一样。我们村的人这几天琢磨出来的,姚兰花不知道。”谢琅道。

卫青笑道:“听你这样讲我就放心了。此事jiāo给我,我不会告诉皇上的。”

“你没跟皇上讲油皮和豆腐是我做的吧?”谢琅忙问。

卫青摇了摇头,“我禀告陛下也会先问问你。”

“那我就放心了。”谢琅相信卫青的人品,他不会昧下此物,说完便抱着小七站起来,“我伯娘在城门外等我,我得回去了。”

卫青送他到门口,回府就去找在后院歇息的母亲,让他母亲出面。

翌日,早饭后谢琅牵着小七去谢仲武家门口的时候,长安城内菜市口围满了人,包括亭长村里的人,都不敢置信地指着墙上的木板。

午时左右,姚桂芝回来就对谢琅说,“城里都传开了。”

“他们信吗?”谢琅问。

姚桂芝:“豆子便宜,我听到有些人说明天就试试。三郎,明天还卖不卖?”

谢琅点头,“卖。顺便跟大酒肆掌柜讲,咱们过两天就能做出新东西。”

“你真能做出来?”姚桂芝很担心。

谢琅指着还需两天才能gān透的土坯,“这个gān了就能出来。”

两天后,上午,姚桂芝一行没有再进城,盖因城里人做出了油皮和薄豆腐,价格比养蚕里的便宜,姚桂芝便让大酒肆买城里人做的。

她们便齐聚谢仲武家门口听候谢琅“差遣”。

谢琅让谢建康带少年人盖房,他和上了年纪的人用土坯垒两个简易的灶,然后让秦红把她家的豆腐搬出来。

谢琅让村里人做的薄豆腐其实是豆腐片,也叫豆腐皮。今天早上秦红做豆腐皮之前,谢琅让她做两板小七小拇指厚的豆腐。

谢广把豆腐和豆腐皮搬过来,谢琅用水把豆腐皮打湿,然后摊平、重叠在一起用gān净的布包起来,放在灶上煮。

期间谢琅也没闲着,把薄薄的豆腐切成两寸宽两寸长,把姚兰芝买的盐放到另一个陶罐里,待盐全部融化,就把豆腐块扔里面。

勤快的小七刚才没抢过谢广,这次就说,“三爷,我烧火啊。”

谢琅乐了,“现在不可以烧火。”

“啊?”小七好生失望。

姚桂芝见孩子这么乖,忍不住多疼他一分,把他抱起来,“要烧火的时候我告诉你。三郎,这样就成了?”

“剩下的只能jiāo给时间。”谢琅看向众人,“我刚才绑薄豆腐的时候你们都看到了?”他指的是豆腐皮。

众人点头,看清楚了。

“豆腐块那个里面用的盐,是用卖臭豆腐的钱买的。没动卖熊的钱。”里长换成谢琅,谢建康就把村里的钱一并jiāo给谢琅。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谢琅担心她们闲下来又东家长西家短的乱聊,聊到这事想找他问个明白又不敢,结果越积越多,再生出乱子,gān脆自己先出来。

众人讪笑道:“我们信你。”

“我不信你们!”谢琅很不客气地说。

第44章 定规矩

小七的二伯母忍不住开口:“三郎叔,你说话……”可真够难听的。

“你第一天认识我?”谢琅瞥了她一眼,“敢说我刚才放盐的时候,你们心里没在想,这是不是用卖熊的钱买的?”

好几个人的脸色都变了。

谢琅哼一声,“我只是懒得跟你们这些女人计较。还有你俩,”看向小七的两个伯母,“别以为我让你们一块学,就忘了你们以前gān的事。敢打我家小七主意,我把你们一家剁了喂猪。”

妯娌二人打了个寒颤。

有人却不信,“三郎兄弟当上里长就不一样,说话都硬气了。”

“别喊兄弟,我就俩兄弟,喊我里长。”谢琅伸出拇指指着自己,一副日天日地中二模样,“我是当了里长才硬气?我一直很硬气。”

他如果不是十七岁,众人看到他这幅模样一定很想打他。可他这番话配上稚气未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