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大宋枭途 > 第五十九章 首战首捷

第五十九章 首战首捷

步(约合五百七十米),是古代弩类武器中射得最远的。

而且,床弩能射三种箭——一种名为“一枪三剑箭”,用箭以木为杆,铁片为翎,这种箭实际上是一支带翎的枪(矛),破坏力非常强。一种名为“踏橛箭”,使之成排地钉在夯土城墙上,攻城者可借以攀缘登城。一种名为“寒鸦箭”,在弦上装兜,每兜盛箭数十支,同时射出,刚刚对面射来的就是这种箭。

历史上,宋军有太多太多场战斗是靠床弩打赢的。

蔡仍真没想到,这种东西都让宋江一伙给缴获了。

果然,二都的十来个倒霉蛋,纷纷中箭而倒,吓得二都的不少士卒都裹步不前。

这也体现出来了二都没有按照蔡仍所教的散兵线冲锋所造成的危害,如果二都的将士是按照散兵线进行攻击,哪怕对方有床弩,伤亡也绝不可能这么大。

牛皋见二都的攻击有可能被打退,当即张弓搭箭,一箭就射死了对面一个煽动大家反击的人。

牛皋所在的鲁山县石碑沟村处于深山老林,交通闭塞,人烟稀少。

牛皋入伍前以卖柴为生,与老母和妻儿相依为命。

光卖柴火很难满足家庭的日常开支,牛皋便想到了靠打猎来贴补家用。

石碑沟村林丰鸟多,这给了牛皋充分施展射艺的机会,每次进城卖柴,牛皋都要捎带一些野兔、野鸡等猎物。

经年累月的练习,牛皋的射猎技艺有了很大长进,到了现在,几乎是百发百中,箭无虚发。

这也是牛皋能脱颖而出成为都头的原因之一。

牛皋这一箭,效果非常显著,对面一下子就慌乱了起来。

而也就在这时,王德率领骑都呼啸着向义军的后面迂回。

见三面都攻上来了,又有一支彪悍的骑兵要绕到后面堵住他们的去路,他们很快就要成为瓮之捉鳖,这些没接受过多少训练甚至根本就没接受过训练的农民,一下子就慌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王胜率领第三都、张哮率领第四都杀呼啦啦的冲了上来,他们手中的神臂弓也纷纷射出。

蔡仍看准时机,让人吹响了冲锋号,命二都、三都、四都的将士冲锋!

(小号也是蔡仍“发明”的,当然,蔡仍“发明”的小号没有后世的小号那么繁琐,它只是由一根管子组成,一端是吹口,另一端是喇叭口,被制成了椭圆型卷曲形状,可以参考抗战时期我军的冲锋号的更简陋版,其工艺并不繁琐,蔡仍曾在网上看过完整的制作视频,将视频中的制造过程跟铁匠大致一说,铁匠尝试了十几次就锻打出来了能吹响的小号,又经过不断尝试和改进,可以使用的冲锋号就诞生了。

至于冲锋号的曲子,蔡仍直接照搬了我军的冲锋号。

顺便说一句,蔡仍也尝试过只用军旗和战鼓指挥战斗,但军旗受天气的影响很大,战鼓声的穿透力又不够,而小号音色慷慨嘹亮穿透力极强非常能鼓舞士气。

当然,蔡仍也不是不用军旗和战鼓,只不过,蔡仍在军旗和战鼓当中加入了冲锋号,用冲锋号来号令金吾军的将士冲锋、来给金吾军的将士鼓舞士气。)

这下宋江义军阵地上的混乱就更大了,少数人开始向后跑,接着更多的敌人向后跑。

蔡仍见此,心知:“大局已定。”

可蔡仍丝毫都没放松警惕,相反他还对张宪等人说:“你们要记住,只要上了战场,就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尤其是在这种快要取得胜利的时刻,更不能有所懈怠,否则,你们不仅有可能会得到失败的代价,甚至有可能会付出全军覆没的代价。”

事实证明,蔡仍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双方相差得绝不是一星半点的。

很快,宋江义军就弃了阵地,纷纷往后方撤去。

这时,马军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王德率领马都一路紧随其后掩杀。

最终,除了几个运气好、跑得快的逃了出去以外,其余人几乎被金吾军全歼。

检点战果,阵地上宋江义军留下了十几具尸体,沿途留下三十几具尸体,共击毙宋江义军五十一人,俘虏了四十三人。

清点完战果,然后检查自己部队的伤亡,二都阵亡六人(几乎全是死在床弩之下的)伤七人,三都伤三人没有阵亡,四都、马都伤亡皆无。

蔡仍去看了看伤兵,还好伤的几人中有五人是轻伤。

以蔡仍的经验,这种伤养几天就好了,不过那几个重伤的需要送回后方修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