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如今这个结果。虽然很坏,但至少让安定侯保住了一条性命,不是么?他也不会将自己供出来??
"老臣叩谢皇上开恩!"侍卫们松开了他,安定侯跪下来重重的磕头,脸上带着心如死灰一般的惨笑。
自己空有一副争权夺利的心,本想在皇子夺嫡当中借此为谢家牟利,只要相助某位皇子登基做了皇帝,那自己在新朝当中便会高人一等,从此大权在握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现在,这一切全都化为了泡影。
他不甘心,不甘心哪!
安定侯被人拉下去的时候,皇帝对着赵宝璋开口了:"璋儿,既然回来了,那册立太子的事情可就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你可有什么意见?"
"儿臣并无意见,全凭父皇做主。"赵宝璋说道。
皇后的脸色终于缓和下来:"等册立完了太子。你大婚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母后,儿臣暂时不想大婚。"皇后的话还没说完,便被赵宝璋打断了。
"儿臣想过个两年再说,现在先以国事为重。"
皇后听了这话,先是愣了一下,紧跟着便怒不可遏:"你已经成年,怎么能不娶妻子!一国太子,岂能没有太子妃?"
"是啊!璋儿。"皇帝附和道:"你与雪凝的亲事老早便定下来了,当时你也没有意见,怎么现在反而不愿意了呢?不要闹了。"
"儿臣暂时不想大婚!"
无论皇帝与皇后如何劝说,赵宝璋都咬定了这一句话,将皇后气的恨不得冲关上去狠狠给他两巴掌。
然而。这是她的宝贝儿子,不是别人,皇后狠不下那个心来。
"罢了罢了,大婚的事情就稍后再说。"皇帝看了皇后一眼道:"劳烦皇后多劝劝璋儿吧!朕还等着抱孙子呢!"
"陛下不能每次都让臣妾来劝!"皇后板着脸道:"璋儿明显更听陛下您的话!"
"皇后谦虚了不是?"皇帝笑着起身:"得,朕有些疲累了,你们都跪安吧!"说着,转头瞧着赵宝璋:"册封太子之事,就放在明日,太子回去以后好好准备准备。"
"父皇!儿臣想多陪陪您!"赵宝璋道:"在冀州这样久,儿臣最想念的就是父皇了??"
要在平日里,赵宝璋这样说,皇后肯定会笑着附和,然后顺便夸奖一番,然而今日,她却只有冷笑。
太子这是为了逃避她的追问呢!今日他做了那么多大逆不道的事情!
先是不管不顾的冲进谢家,坏了她的好事,还在这大殿上一力促成了安定侯的离开,这些帐,每一件都将她气的发疯,恨不得揪着耳朵打他一顿。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难为皇儿有这番孝心。"皇帝呵呵笑着,转头看了皇后一眼,道:"你母后也很想你,这些时日里吃不好睡不好的,都憔悴了,你好好的陪陪你母亲吧!"
皇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谢皇帝,不仅仅是因为他注意到了那些没有人注意到的事情,而是因为皇帝真正看穿了她的心思,并且成全她。
"是,父皇。"赵宝璋没了办法,只得答应。
"太子,随母后去坤宁宫吧?"皇后冷笑。
赵宝璋低下了头去:"是,母后。"
??
一回到坤宁宫中,皇后便屏退了左右,当宫中只剩下母子二人的时候,她冷笑着开口了:"太子殿下如今的胆子可真是大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都敢往自己身上揽!"
"母后说笑了??"赵宝璋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儿臣不敢??"
"不敢?不敢你会置母后派去的人于不闻不问,执意闯进谢家?"皇后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变得冷冰冰一片:"你是因为沈玉君,才不愿意娶雪凝吧?"
皇后就是皇后,一句话便抓住了重点。
直戳入赵宝璋的心田。
"母后,不是你想的那样??"赵宝璋踌躇着,不知道怎样回答。
皇后上前,猛然一把抓住了他的下巴,指甲上的尖利指套几乎划破他的脸:"你是本宫生的,你那些小小心思以为能躲得过本宫的眼么?告诉你!明日册立太子,后日大婚,你若是不愿意,那就等着给沈玉君收尸吧!"
说完,他松开手,若无其事的走到上首一张软榻上懒洋洋的坐了下来,端详着手中的指甲。
"母后!不要!您不要逼迫儿臣!"赵宝璋霎时一惊,膝行着来到皇后面前,对着她恳求起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