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庶出之咸鱼奋斗史 > 第11章

第11章

看的才是孩子本人。

周氏略提了提自己的外甥女-俞府嫡出的大小姐俞向晴,郭氏先满意了七分。俞家从前做到了潞州知府,品级上虽不如翰林院院正高,却是个实缺儿,而且,俞老爷也算是个干吏,如今已经升任了礼部侍郎,不日就要赴任。这进了六部就意味着接近了权力中心,可以说是前景远大。郭夫人首先对这门第就很满意。再看俞家的家风,先不说俞家诗书传家历经百年屹立不倒,就凭周氏的人品做保,俞家女儿的教养是一定有保障的。(有方雅小姑娘垫底,郭夫人觉得是个正常人家的姑娘都不差好嘛!)

两厢都有意,周氏却没有把话说死,只说等小姑不日到了上京再去问问女家的意思。

以上是前情,也是周氏为什么第一个就向范氏提了商家,一是知根知底,二是这媒人嘛,通的是两家之意,只有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才能凑得一个好字。

范氏既也相中了商家,周氏就做主制造个机会让两家相看一下,这地点嘛,自然定在了范府。为了遮人耳目,还同时请来了几家相熟的夫人。

十月二十八这一日,范氏早早起了身,早膳额外点了一碗参汤服了,又随身带了几片参片。

辰初,向晴和向晚姐妹就来了正房。

母女三人今天都穿了见客的大衣裳,因昨夜下了雪,又让丫鬟各自取出了御寒的毛皮大斗篷。

临出门前,范氏从妆奁里取出了两串珍珠项链,颗颗有小指肚大小,分别给姐妹两人戴了两圈,这才施施然出门。

向晚以往在潞州也跟范氏出过门,只觉得她今日格外郑重,不知道等会要见的是什么大人物,遂吩咐随行的九儿和珠儿到了舅母家里谨言慎行。

范氏出门不算晚,但有人比她更早。

范氏带着女儿到了范府后宅的时候,商府的郭夫人已经和周氏寒暄了有一会了。

见了面,两家心照不宣,先是周氏引荐了两家长辈认识,接着就是小辈们给长辈见礼。

向晴今日穿的是湘蓝色的对襟长褂,下面是橘色的曲裾长裙,整个人看起来稳重又不失温婉,向晚穿了件石榴红的对襟小袄,下面配秋香色的马面裙。姐妹两个一个大气一个乖巧,让人观之可亲。等姐妹俩问了好,郭夫人当时就把手上戴着的玉镯子摘下来直接套在了向晴手上,又把事先准备好的白玉兔摆件给了向晚。

向晴看那镯子水头十足又不失温润,想来是郭夫人经年戴着的,心下吃不准就看向了母亲范氏,见范氏微微颔首就从容的上前道谢。郭夫人看她进退有度不忸怩,又满意了几分。

不多时,安远伯府韩夫人和工部侍郎李夫人并刑部主事刘夫人也带着女儿们来了,免不了又是一阵厮见。向晚向晴收下了不少表礼,都精巧非常,范氏出手当然也不小气。

一般的女眷聚会,无非聚在一起说些首饰布料,家长里短。但郭夫人有心和范氏母女多攀谈几句,范氏也有心周全,慢慢的,一伙人就变成三拨儿。

周氏知道内情,作为主家自然要提供便利,就辟出了暖阁供郭夫人和小姑说话。其余几位夫人置办了点心酒菜叫了说书的女先生在堂屋饮宴。女孩子们则在院子深处的秀楼置办了一桌酒菜。那里是周氏大女儿出嫁前的住处,已经闲置了半年多。

暖阁里,郭夫人看范氏脸色苍白,似乎有畏寒之症,于是吩咐下人关了窗户再熬碗姜茶来。

范氏心下感动,既是个会体贴人的,就差不到哪里。晴儿若能得个好婆母,婚姻已经美满了一大半。

“多谢郭夫人,不瞒您说,我这是多年的老毛病了,这些年延医用药,不知花费了多少,也不见个起色,难为夫人迁就。”关上窗就看不到庭院里的景致了。

“不过举手之劳,我痴长范夫人您几岁,和你嫂子也是多年至交,若是不嫌弃,喊我一声老姐姐也使得。”

“郭姐姐是咱们上京出了名的有福之人,能攀了您当姐姐,我高兴还来不及。您不见外,喊我一声妹妹,我就是沾了福气了。”

“如此,我就僭越了,范妹妹。”

“我见郭姐姐今天孤身前来,怎么不见府上的小姐们。”

“我倒是想有这样的福气,奈何命里只得了桓儿一根独苗,若是能得个如你家晴丫头一般的乖囡当女儿,才真正算是你们说的全福之人呐。”

这已经是很露骨的试探了,看来郭夫人对晴儿是非常满意的。范氏心里有数,却不能立时应承。女方还是需要矜贵些才行,何况还没看到商家的儿子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