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鸡零狗碎的,不用隔日,整个院子就都知道了,俞老爷其实是不喜欢过来的,每个月也就只有那么五六天宿在姨娘屋里,更多的时候是略坐坐就走。
别看俞文川如今已经是四品府官,他身边只有三个妾氏,而且还是年纪不轻,颜色不娇艳的那种,在同僚中,也实在算得上是洁身自好的很。
要说这三个妾氏,都不是他俞文川自己满心欢喜纳的。
这头一个纳进门的就是林姨娘。
林姨娘闺名宛若,出身清白,和俞文川还连着亲,在三个妾里面身份是最高的,更不用说现在府里唯一的小少爷瑞哥是她生的。
按说,纳个亲戚家的女眷当妾是有些说不过去的,而且俞文川彼时正在冀州任监察使,职在体察民情,官声是顶顶要紧的,纳林氏进门,只能说,实在是事出有因。
林宛若本是冀州人士,因为家道中落,父亲早亡,自十二岁起就和寡母寄居在姨母家里,姨母是张府的当家主母,上面还有个太夫人冯氏,却早就颐养天年,是个万事不管的。母女两个住的倒也安心。
这一年,林宛若十五岁,长得是如花似玉,温柔可人。眼看花信将过,这亲事却始终没有着落。姨母代氏没少帮她相看,每每女眷的聚会也带她在身边,可惜因为她家世实在落破,始终无人问津,而亲姐又舍不得宛若嫁去穷门小户吃苦,代氏只好向素来和善的婆婆冯氏求助。
这日,张府的太夫人冯氏带着家里的女眷去参加冀州知府太夫人的寿宴,想到儿媳妇的请托,就把林宛若也带上了。
旁人不知就里,代氏却是知道,这冀州知府太夫人和家里太夫人冯氏是嫡亲的姐妹,如果能请得动知府太夫人说媒,宛若的婚事就成了一半。
酒宴过半,长辈们还在酣谈,林宛若在小丫鬟的指引下前往净房解手,从净房出来的时候,那丫鬟领了别的差事就没等她,林宛若不知怎的就走岔了路。
途经一片荷塘,满池的荷花开的正好。林宛若不禁看呆了,她莲步轻移,伸手去够池边那朵含苞待放的荷花蕾,好巧不巧地,这段栏杆年久失修,这一探身,林宛若一头便栽了下去。
池塘里淤泥颇深,林宛若扑腾几下,都来不及呼救,眼看就要沉底。
都说时也,命也,人要走背那也是上天注定。
这话说的不是指林宛若,若论倒霉,还得算打这荷花池边路过的俞文川。
俞文川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只能说因缘际会。这冀州知府太夫人不是旁人,正是他俞文川的嫡亲外祖母。他刚办完公事下了值,先去外书房见过了舅舅,就直奔后宅去给老夫人贺寿。按说他一个外男,平时肯定不会一个人大大咧咧地在内宅乱走,可是赶上府里饮宴人手不够,他又是正儿八经的表少爷,平时没少到后宅给太夫人请安,今天就让他落了单。
途经荷花池,俞文川眼见一个穿桃红色的小丫鬟栽进了池子。
人命关天,他没想太多就跳下去把人救了。
这人是救过来了,却也给自己惹上了麻烦。
俞文川把人捞上来才发现林宛若身上不是丫鬟的打扮,心道不好,这一拉一抱的,虽不是实打实的肌肤相亲,可也算是坏了人家姑娘的名节,这事传出去只怕不能善了。
两个人落了水又一身狼狈,一路梳洗更衣,到底惊动了府里长辈。
为了给林家一个交代,也为了俞文川日后官声,林氏宛若最后成了俞家的姨娘。
与人为妾,林宛若原本是不肯的,可是架不住俞文川一表人才,前途远大,自己又出身卑微,还坏了名节,想找个更好的是万万不能了,于是狠下心许嫁了。
一般人娇妻美妾在侧,都过得风流快活。到了俞文川这里,却是水深火热。
和妻子成亲五年,孩子都生了一个,两人向来琴瑟和谐,鹣鲽情深,这林氏一进门无疑成了扎进两人中间的一根刺。
起初俞文川是很少宿在林氏屋里的,可是架不住她温柔解语,小意逢迎,反观范氏每次都对他横眉冷目,两边段数立见高下,不过月余,俞老爷也不愿再去用自己热脸贴人冷腚,难免疏远了范氏。
直到有一日范氏突然晕倒,下身见红不止,俞文川才知道妻子有了两个月身孕,可这个孩子到底没能保住。
心痛之余,俞文川更觉得愧对妻子,可惜范氏已然哀莫大于心死,大夫说,她这辈子是不会再有子嗣了。
其时,范氏是想过寻死的,可是看到床边刚满三岁乖巧懂事的女儿,她到底咬牙挺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