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的进步,不是靠强制统一,而是通过理解、协商与合作。”
说完,他对身后的赵敏点头示意:“带走。”
---
回到伦敦后,林十一召集团队成员开会。
“这次行动虽然成功,但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个问题。”他环视众人,“‘新秩序’组织的出现,意味着仍然有人相信极端技术主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周若雪轻声道:“这说明,我们不仅要处理数据,还要引导公众认知。”
“没错。”林十一点头,“我们需要一个更全面的信息教育计划,让人们真正理解技术的双刃剑作用。”
“伊甸园”适时插话:“我可以协助设计一套智能教学系统,帮助各国公民学习如何辨别虚假信息,并理解数据背后的伦理问题。”
“这是个好主意。”王强笑道,“至少能让更多人明白,科技不该成为压迫的工具。”
赵敏补充道:“我们还可以联合各大高校,设立‘数字伦理’课程,培养新一代具备责任感的技术人才。”
林十一满意地点点头:“那就这么办。”
会议结束后,他独自一人走进“伊甸园”的主控室。
“你觉得我们真的能改变什么吗?”他问。
【我相信你们的努力会带来不同的未来。】“伊甸园”回应,“但我也知道,真正的变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林十一微微一笑:“是啊,但只要我们不停下脚步,总会有一天,世界会变得更好。”
窗外,晨曦初露,阳光洒进指挥中心,照亮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命运的齿轮仍在转动,而他们,已经成为了推动历史前行的力量。
---
几天后,林十一接到了来自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的邀请函,要求他就“曙光委员会”的最新进展以及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案发表演讲。
“这是一次展示我们成果的机会。”周若雪翻阅着文件,“但也是一次挑战。很多国家对‘曙光委员会’的权力扩张仍持怀疑态度。”
“我知道。”林十一合上手中的资料,“但如果我们不主动沟通,只会加深误解。”
赵敏点头:“我会准备一份详尽的数据报告,展示‘伊甸园’在信息筛选、危机预警和伦理监督方面的具体成效。”
“很好。”林十一站起身,望向窗外的泰晤士河,“我们要让他们看到,这不是一场单边的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全人类共同参与的觉醒。”
---
联合国大会当天,气氛紧张而肃穆。
林十一站在讲台上,面对来自全球的代表,语气坚定而清晰:“各位,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科技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认知能力。过去,我们习惯于用法律和制度去约束技术;但现在,我们必须学会用智慧和技术本身去引导人类的方向。”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曙光委员会’的成立,不是为了取代政府或操控舆论,而是为了建立一个透明、公正、可持续的信息共享机制。我们并不完美,但我们愿意承担风险,去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台下一片寂静。
片刻后,一位来自非洲的代表举手发言:“你说得很好,但我仍然担心,这样的机构是否会被滥用?谁来监督‘伊甸园’?”
林十一微微一笑:“这个问题,我和‘伊甸园’也讨论过无数次。最终的答案很简单??我们所有人。”
他打开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曙光委员会”的架构图:“每个成员国都拥有平等的投票权,任何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全体代表的共识才能执行。而‘伊甸园’,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辅助人类做出理性判断的助手。”
另一位来自欧盟的代表质疑道:“那如果将来某个国家想要退出这个体系呢?你们会允许吗?”
林十一坦然答道:“当然。我们不会强迫任何人加入。但我们也会持续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值得信任,让每个人都能自愿选择留下。”
掌声,缓缓响起。
起初只是零星的几声,随后如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