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好莱坞传奇制作人 > 第一百章 《碟中谍》电影创作的故事(求推荐票啊。)

第一百章 《碟中谍》电影创作的故事(求推荐票啊。)

一秒记住【完本神站】手机用户输入地址:m.wanbentxt.com

故事开始于1964-1965年之间,当时负责制作电视rawhide剧的布鲁斯-盖特诞生了写一部间谍剧的想法,于是《碟中谍》的剧本应运而生。

1966年,《碟中谍》电视剧由布鲁斯-盖特亲自拍摄完成,并在电视台上播放。

这部电视剧一共制作了七季,播放期间赢得了无数荣誉,是金球奖和艾美奖的常客。

再到后来,维亚康姆传媒电视网集团收购了派拉蒙影业,开始正式进军影视剧制作产业。

同年,收购desiu制作公司,这个公司正是出品了《碟中谍》系列电视剧的制作方,旗下还有着《星际迷航》的ip版权。

随后,维亚康姆传媒娱乐集团把desiu制作公司的所有优质内容版权全部转移到派拉蒙影业旗下。

1988年,《碟中谍》电视剧被派拉蒙影业授权给abc电视台翻拍,不过新的《碟中谍》一经播放,就受到观众们的抵制,大家都不认可这一版本的《碟中谍》。

到了1993年,派拉蒙影业有了要把《碟中谍》电视剧电影化的想法,但因为翻拍剧的失败,使得他们心存顾虑,害怕观众依旧不买账。而此时的汤姆-克鲁斯正是电影界炙手可热的新星,还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留了印记。他与前经纪人宝拉-瓦格纳共同成立了电影制作公司“cruise/wagner production”。

汤姆-克鲁斯与前经纪人创立的制作公司一成立,第一个投资目标就是派拉蒙影业计划的《碟中谍》电影化制作。

双方一拍即合,而且因为派拉蒙影业想要分担风险的想法,这个项目最有话语权的反而是演员出身的汤姆-克鲁斯,他的制作公司承担了电影拍摄的大半费用,且自己还是电影的主演,他的票房影响力也是他筹码的一部分计算到了《碟中谍》电影化的项目中。

《碟中谍》开始筹备时,导演的第一人选,定的是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薛尼-波勒执导,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最终导演却是布莱恩-德-帕尔马,后者以惊悚、悬疑电影而闻名,所以他的拍摄理念也偏爱制造悬念。于是,已经创作好的剧本又被推翻,需要重新编写。而这部电影的编剧阵容也极其豪华,包括:

大卫-科普(先后参与了侏罗纪公园1、2和02年蜘蛛侠剧本的改编工作),罗伯特-汤尼(凭借电影《唐人街》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史蒂芬-柴里安(《辛德勒的名单》的剧本创作者)。

这部电影最开始的拍摄预算为6千万美元,但最终却是花了8千万美元才制作出来。

造成这一原因的是因为主演兼制片人的汤姆-克鲁斯经常有许多一拍脑门的决定,导致预先计算的那些钱远远不够用,不得已,双方又追加了一笔投资才把电影拍完。

电影上映后,因为本身的电视剧基础,再加上汤姆-克鲁斯的人气和他在影片中的卖力演出,直接收获了北美市场1.8亿的票房成绩,和4.5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而在那个录像带为王的线下市场,也拿到了超过8千万美元的租赁收入,可谓是商业上的大成功。

也是因为电影《碟中谍1》的开门大红,使得汤姆-克鲁斯对电影拍摄制作的影响力直线上升。导演布莱恩-德-帕尔马就曾多次在媒体大众面前炮轰汤姆-克鲁斯,说他在片场经常干扰正常的拍摄工作,指手画脚,临时改变拍摄计划,对主创人员的不尊重。此后每一任《碟中谍》系列电影的导演,都用过类似的理由来指责汤姆-克鲁斯的“多管闲事”。

但也因为他的这种“多管闲事”,《碟中谍》系列充满了汤姆-克鲁斯的个人印记,例如:满世界的取景(每次电影的预算超出,跟这个的关系很大,汤姆-克鲁斯很喜欢实地取景),标志性的从天而降,不喜欢用替身来完成危险动作的拍摄等等。

第一部巨大的商业成功使得第二部的拍摄变得顺理成章。这一次是由香江知名导演吴宇森来执导,那时的他来到好莱坞闯荡多年,凭借着《变脸》的上映,为其赢得了满堂喝彩,也因为这部电影促成了他接手《碟中谍2》电影拍摄的导演职位。

第二部总投资1.25亿,最终拿下了2.15亿的北美票房和5.65亿的全球票房。

虽然在电影市场上还是成功了,但在口碑上却输的一塌糊涂,被很多的观众和媒体疯狂吐槽,说是除了汤姆-克鲁斯在影片中的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