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战国大司马 > 第252章:应势而生,魏国骑兵【二合一】

第252章:应势而生,魏国骑兵【二合一】

如无物”这方面,当世鲜有人能与庄子相提并论。

在得知眼前这位少年竟是庄子的弟子后,公仲侈更加好奇,隐晦地试探蒙仲的学术,起初是道家思想,随后逐渐扩大到治国治民,公仲侈惊讶地发现,眼前这位少年果真不愧是那位博学多才的庄子的弟子,除了道家思想以外,对儒家的“仁治”、法家的“法治”皆颇为了解。

这让公仲侈颇为震撼,他自忖自己在蒙仲这个年纪,绝无这份见解。

『此子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公仲侈暗暗想道,忽然心中闪过一个念头。

就这么聊了足足一个时辰后,军司马魏青便派人送来了消息,他们在公仲侈那座营寨的北侧,确实发现了种种大军经过的痕迹,但奇怪的是,方圆几十里内却找不到秦军的踪迹。

对此公仲侈笑称道“许是秦军得知贵军前来,慌忙撤退了。”

虽然公仲侈的本意是恭维魏军,但蒙仲却丝毫没有高兴的意思,因为他隐隐感觉,他魏军目前正被秦军牵着鼻子走,虽长途跋涉、行军赶路,却始终抓不到秦军的尾巴。

而关于这件事,公仲侈就得代表韩国向蒙仲道谢了,事实上并非蒙仲麾下魏军追不上秦军,而是他们被拖住了,比如在荥阳、宅阳两城,让魏军经过这两座城池时,秦军早已在放火后离开,城内到处都是侥幸在秦卒屠杀下幸存的韩国平民,考虑到魏韩两国乃是盟友,蒙仲便下令麾下魏军帮忙一起扑灭了火势。

这一来二去的,自然被耽误了许多时间。

但连续两次后,蒙仲也吸取了教训,因此,当他得知秦军直奔郑城时,他并没有再次追赶秦军,而是从宅阳直奔新郑,试图这次抢在秦军的前头,截住这支军队,可没想到,那个姓白的家伙相当敏锐,算准了他魏军的日程,在公仲侈面前露了个面就撤军了。

不得不说,纵使是蒙仲亦有些懊恼。

『……秦军闻我军赶来,放弃进攻新郑,难道他们返回郑城了?』

对此,蒙仲暂时也吃不准秦军的动态。

此时公仲侈在旁说道“蒙师帅不妨暂时驻军在此,一来可庇护新郑,二来,我新郑已筹备了一批粮草,可供应给贵军。”

魏军目前正缺粮草,蒙仲自然是欣然笑纳。

待公仲侈告辞离开后,蒙遂私底下对蒙仲说道“阿仲,我观这位公仲先生,似乎刻意想结交你……”

“唔。”

蒙仲点点头,其实他也看出来了,毕竟在他与公仲侈谈话的期间,有很多时候公仲侈都是刻意迎合着他,蒙仲好歹见过了那么人,自然看得出来。

但他并不介意,毕竟公仲侈怎么说才是国相之才,能结交这样的人物,对他亦是颇为有利。

毕竟据魏青所言,如今韩国的国相公仲珉,便是公仲侈的族兄,结交了公仲侈,就等于结交了公仲珉——这有什么坏处呢?

人脉,永远是不嫌多的,蒙仲在这些年的经历中,已经充分的领悟了这个道理。

就拿薛公田文来说,若非他曾经蓄养三千门客,以“爱才”的美名结交了许许多多的各国权贵,现如今在齐王田地通缉他为叛臣的情况下,他还能安然无恙地在魏国担任国相?不可能的!

在公仲侈的帮忙催促下,次日,新郑那边就运来了一批魏军急需的粮草,这让粮草告罄的蒙仲着实松了口气。

而没想到的是,好消息之后便是坏消息秦军去而复返,再次袭击了荥阳。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且不说韩国那边是何态度,魏军这边可是被秦军给激怒了,就连蒙仲的心情也很恶劣。

他立刻召集麾下诸军司马商议军情。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表示对公仲侈的尊敬,他也特地派人请后者一同前来商议对策。

只见在军议中,军司马窦兴怒声道“那帮秦国的狗崽子,他们这是在耍我们!……师帅,当立刻提兵前往荥阳,与秦军一决胜负。”

听闻此言,费恢摇头说道“毫无意义,纵使我军前往荥阳,恐怕秦军还是会立刻撤兵,伺机袭击下一座城池……我想关键还是在于,韩国得能守住城池。”

他这话,让公仲侈感到颇为尴尬,但没办法,韩国去年在与秦国的战争时损失了大量的兵卒,今年又派出了暴鸢那支十万人的军队,国内实在是凑不出更多的军队了,捉襟见肘这个词,用来比喻此时的韩国怕是最恰当不过。

魏青对公仲侈的感觉还不错,因此见后者面露尴尬之色,便代为解围道“韩国本就是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