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战国大司马 > 第194章:沙场相见【二合一】

第194章:沙场相见【二合一】

因此在田章率军出征前,齐王田地曾多次召见这位老将,向后者表述想要得到宋国的迫切,以及得到宋国后能给齐国带来的种种好处。

不得不说,齐王田地对于攻占宋国这件事,极为上心。

当然了,其实也不止是齐王田地对此事上心,事实上齐国上下对这件事皆颇为上心,包括田章。

别看田章与现任的齐王田地关系并不好,但田章对于齐宣王、也就是齐王田地的父亲却忠心耿耿,毕竟是齐宣王提拔了田章,并且给予田章莫大的信任——在田章初阵与秦军交战时,因为田章用反间计迷惑秦军,以至于当时齐国的臣子都误以为田章要投降秦国,唯独齐宣王对此毫不相信,并笑称田章绝不会背叛他。

而事后证明齐宣王的判断是正确的,田章非但没有投降秦国,甚至还击败了秦国,极大程度上遏制了秦国的势头,使得魏、韩两国对抗击秦国之事重新点燃了信心,使齐国在各国「联齐抗秦」的外交策略上,一下子就获得了极高的地位。

正因为清楚得知田章对齐宣王的忠诚,对齐国的忠诚,因此,齐王田地亦给予田章高度的信赖,尽管他与田章其实并不亲近。

而田章呢,虽然亦看不惯齐王田地的某些行为,认为这位君主不如其父齐宣王,但出于对齐宣王与对齐国的忠诚,田章自然仍会以齐国的利益为重。

因此,当他认为目前确实是齐国吞并宋国的绝佳时机时,他也绝不会对宋国抱持丝毫的同情与怜悯,就如他当年在齐宣王的命令下进攻燕国时那样——只要是对齐国有利的事,田章就会去做!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征讨宋国,包括前几个月征讨燕国,虽然田章是齐队的主帅,但真正率领军队在前线作战的,其实倒也不是他,而是田触与田达等齐国年轻将领。

倒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只是因为田章年纪已经大了,一来精力跟不上,二来嘛,他也希望借这两场战争,为齐国培养下一代的将才,以便在他老死后,似田触、田达这批年轻的将领,能扛起整个齐国,一如他当年在齐国名将田朌的手中,接过了齐事的重担。

就目前而言,田触、田达二人,是田章最为看好的年轻人,但看好归看好,田章对这二人仍有些不满足。

而这份不满足,便来自于他在赵国时结识的义弟,他的“小师弟”蒙仲。

若是此前没有遇到蒙仲,田章或会满意于田触、田达二人,但由于此前见过了蒙仲,且与蒙仲交谈了几番,这使得对这位义弟极为欣赏的田章,时不时地就拿田触、田达二者与蒙仲相比较,而相比较的结果嘛,单看田章对田触、田达二者那不冷不热的态度就已不难猜测。

当晚,田章进驻靖郭,住在那座原本属于薛公田的府邸。

此时,便有打探消息的士卒前来禀报。

据回归的斥候所言,宋队在靖郭城失守后,兵分两路,由宋司马景敾率领一支军队退守滕县,而宋太子戴武,则向南撤退,退守逼阳。

得到这个消息后,田章命左右取出地图,对照着地图看了看。

滕县位于薛邑的西北方向,两地距离大概在八十里左右,而逼阳位于东南方向,两地相距大概在一百里左右。

这是要以南湖(微山湖)为防线,阻挡我军么?

田章暗自冷笑。

对于宋国的景敾、戴不胜、戴盈之三位军司马,田章并不陌生。

据田章所知,这三人当中就数戴不胜最为勇猛——当然,这里所说的勇猛,并非指戴不胜的个人武力,而是指他的作战方式。

只可惜,戴不胜的“勇”,只是勇而无谋的勇,虽然具备不错的战略眼光,但欠缺谋略。

比如他齐队侵入薛邑时,宋队主动出击,田章当时一看就知道是戴不胜的手笔。

不可否认,实力弱小的宋国没有选择一味死守,这在田章看来的确是明智的选择,但宋队居然选择正面与他齐军抗衡,这无疑就是勇而无谋的做法了——若不懂得趋吉避凶、计较利害得失,单纯的勇气毫无意义。

因此相比较之下,田章还是更在意戴盈之,那才是一位武兼备、懂得进退的将领,可惜资质有限,田章亦不认为戴盈之能对他齐队造成什么威胁。

至于景敾,田章对此人毫不在意,因为据他所知,景敾过于胆怯保守,这种人只能用来守城而难以成为攻城略地的将领,对付这种人,只需大军压境,一步步对其施加压力,后者自会因为不断的失利而最终走向战败,从始至终几乎不会有什么翻盘的可能——因为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