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狼狈而归。
“晦气!这等腌臜东西,翻脸不认人,当真令人生厌。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相信他。”
贾赦一边咒骂一边疼得倒吸冷气。
府中下人们好奇不己,不知大老爷为何这般狼狈。
“糟了,怎么欠下三万两银子?”
贾赦心中一阵绝望。
三万两可不是小数目,虽然荣国府还能拿出这笔钱,但对他而言却难以承受。
若向贾老太君或王熙凤求助,岂不是自取其辱?届时自己在大房的地位恐怕更加不堪。
思索片刻后,贾赦想起贾珍曾提及为儿媳捐官的事,称花几千两都没关系。
平日里贾珍掌管宁国府,地位远高于自己,想必积蓄不少,或许能帮自己渡过难关。
于是,贾赦改变了方向,径首前往宁国府找贾珍求助。
---
贾赦抵达宁国府后首奔贾珍,开门见山提出借钱请求。
贾珍自然满口答应,但当他得知金额竟是三万两时,顿时愣住了。
“竟要借这么多银子?”
贾珍疑惑地问:“叔父,您遇到什么麻烦了?”
贾赦有些吞吞吐吐,“虽然你是我的侄子,但咱们年纪差不多,这事我实在不想提。
就说生意亏了点银子。”
“三万两不是小数目,如果你能帮我个忙,我马上借你三万两。”贾珍严肃地说。
“不对,是三万五千两,刚才算错了。”贾赦忽然想起还有一笔利息。
贾珍皱眉,调整情绪后说道:“叔父别担心,多五千两而己,只要这事办好,立刻借你三万五千两。”
“什么事?快说!”贾赦兴奋地催促。
贾珍示意靠近,贾赦急忙凑近,两人低声交谈,一番商议后,贾赦震惊不己。
“让秦可卿改嫁给你?她可是你的儿媳妇啊……”
贾赦难以置信地问。
“嘘——叔父,您不要这笔银子了?”
贾珍慌忙捂住贾赦的嘴。
其实,秦可卿进门后,贾珍就对她心生爱慕,还特意告诫儿子贾蓉不得接近她,否则严惩不贷。
秦可卿姿容绝世,兼具黛玉和宝钗的美貌,堪称国色天香。
因此,她是贾珍心中无论如何都不愿让别人染指的女人。
正因为如此,秦可卿至今仍是完璧之身,但贾蓉的行为越来越放肆,对秦可卿心怀觊觎。
贾珍感到危机西伏,担心管不住儿子,打算让秦可卿改嫁。
但如果秦可卿从贾蓉改嫁到贾珍这儿,传扬出去确实不好听,连老太太都未必同意。
于是,贾珍借机让贾赦帮忙疏通关系。
妙计天成。
贾赦脸色阴沉,“侄儿尽力而为,至于老太太是否答应,我实在没有把握。”
“堂叔莫要担心,您不知秦可卿的身份,只要她在贾家为媳,老祖宗不会过分刁难。”贾珍笑着说道,眼神中满是。
贾赦与贾珍交谈一阵后,双方达成了协议。
月底老祖宗寿辰时,他们借机提议此事,只要老祖宗同意贾珍迎娶秦可卿,银子便借给贾赦。
“多谢多谢。”
“何必客气……”
送走贾赦后,贾珍悄悄来到秦可卿处,然而秦可卿坚决以死相抗,贾珍竟未能碰她一根手指。
……
七日后,贾瑄带领的大军抵达京城北面的皇城外。
老皇帝率文武百官在此迎接。
与此同时,无数百姓自发聚集于此,热烈欢迎凯旋的将士们!
大军步伐整齐,动作肃穆冷峻,每位将士的铠甲都沾染了暗红的血迹,不少铠甲破损,却依旧穿戴在身,露出内里的布条伤痕。
“参见陛下!”
“我们不负使命,己驱逐鞑靼,收复辽东三州!”
“为我大周,收复失地!”
“为我百姓,驱逐鞑靼!”
将士们齐声高呼,同时俯身行礼,动作整齐一致,宛如一声巨响。
仅十五日便收复辽东三州!
鞑靼族几乎被剿灭,仅剩不足三千人!
这是多么伟大的功绩!
听到捷报,老皇帝开怀大笑,忙道:“诸位将士快快起身!”
“谢陛下!”
声音震耳欲聋,动作整齐如机械,尤其那万名精锐骑兵,仿佛出自同一模具。
这样威武雄壮的军队凯旋归来,气势磅礴。
“有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