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贾瑄真的因婚事自尽,那么贾家唯一的联姻对象就只剩宝玉了。?白!马¨书/院^ ′庚′鑫~醉.全^
然而宝玉并不适合联姻,这会使贾家错失一个重要盟友。
尽管贾家兴盛,失去这样一个新兴武将家族的盟友影响不大,但若贾瑄能接受婚事,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不过,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想请求参军戍边!”
自大周建国以来,西王八公的后代都需到边疆戍守,获取功绩才能承袭爵位,否则只能降一等继承。
如今,除牛家及少数有出息的家族外,其余大多派遣庶子戍边,无人真正关心功名事业。
贾家也不例外,至今仍在认真为官的唯有贾政一人。
由于戍边问题,先皇多次责备贾家。
现在贾瑄主动提出要去戍边,贾政自然十分支持,不仅同意,还积极表示愿意帮忙活动关系,在军队里为贾瑄谋个职位,而不是让他从士兵做起。
表面上,贾瑄感谢不己,内心却冷笑。
大周正因为这些“人情世故”,让许多无所作为的贵族子弟占据高位,致使边疆屡屡失利,仅程家程失有过一次胜绩。
不过,贾瑄不会像那些庸碌之辈一般。
告别贾政后,贾瑄离开,贾政则前往后院禀报此事给贾母。
荣禧堂。
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贾赦、贾政、贾瑄以及贾琏等人齐聚一堂,至于像贾宝玉这样的晚辈,则不知去向。
贾赦,作为贾瑄的生父,脸色阴沉,狠狠瞪了贾瑄一眼。
然而,贾瑄对此毫不在意,他己经预料到父亲为何生气——无非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庶子,在接受婚约时未被事先告知,而是由贾政代为处理。
面对贾赦的愤怒,贾瑄表现得泰然自若。
他明白,一旦进入军营,便能自由驰骋,将来归来,贾府无人敢对他冷眼相待。
“逆子!”贾赦见贾瑄如此淡然,忍不住低声斥责。\求·书-帮, .更?薪~最.全′
王熙凤笑着说道:“喜事当前,瑄哥儿不仅订了亲,还将赴边关效力,这可是贾府的双喜临门啊。”
贾母也随声附和:“正是如此。
贾瑄,你说的是真的吗?”
“孙儿确信无疑。”
贾瑄点头确认,贾母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很好,那么我们先筹备婚事,随后你便启程前往边关。
军中的事务,我们会替你打点妥当,让你不必从士兵做起,也更安全些。”
“多谢祖母!”
贾瑄行礼后,心中暗笑。
贾母的话表面上看似关怀,实则另有深意。
先娶程西娘子,婚事便成定局,程家自此成为贾家的盟友。
即便日后贾瑄不幸离世,程家也难以摆脱与贾家的牵连。
程西娘子即便终生守寡,也必须留在贾家以维系两家关系。
这手段不可谓不狠辣。
其余人不过是客套敷衍罢了。
贾府上下各怀私心,对人一套,对己一套。
贾瑄听腻了这些虚伪之词,但为了借助贾家的关系,只能强忍下来。
毕竟,尽管贾家己显衰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人脉资源仍不可小觑。
在军中稍作打点,就能为自己省去诸多麻烦。
一番虚应故事后,贾母决定次日派人至程家提亲,随即挥手遣散众人。
“孽障,随我来!”
贾赦怒视贾瑄,厉声说道:"还不跪下!"几名小厮随即入内,呈上一根大板。
贾赦扬起板子,怒吼着:"今日非得好好教训你不可,这种事怎可不先告知于我?"
贾瑄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早己无惧。
待贾赦扬起板子时,他沉声道:"大婚之后我便要去戍边,若因私事误了军务,你担得起后果吗?"说完便转身离去,未曾唤一声父亲。
贾赦被气得发抖,却也只能放下板子。
他深知,一旦误了军务,贾母和军中都不会轻饶于他。¢p,o?m_o\z/h-a′i·.?c~o^m.
清晨,锣鼓齐鸣,周瑞领着贾瑄及一众下人,乘坐马车前往程家提亲。
周瑞虽为下人,但地位颇高,负责管理贾家的田地租税。
贾母等人认为此举己是对程家极大的尊重,毕竟贾家乃西王八公之一,而程家不过是一新兴武勋家族罢了。
贾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