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身穿大秦:病弱谋士她支棱起来了 > 第27章建立教育体系

第27章建立教育体系

知道赵九元不喜跪坐,赵高给她拿来了一把椅子,还贴心放上茶水。_k!a!n`s,h_u+a?p.p?.¨n`e?t?

嬴政自己也坐的椅子,批阅奏折本就费神,再一首跪坐着,腿容易发麻。

他还自动领悟了在椅子上放置一层毛皮,使其更加柔软舒适的办法。

自从有了赵九元发明的椅子,他批阅奏折的速度更快了,心情愉悦了不少。

“请大王请出大舆图。”赵九元拱手道。

“准了!”嬴政大手一挥,内侍们跑断小腿。

很快一幅舆图挂在了架子上,而后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只留下嬴政和赵九元二人在殿内。

“请大王看这舆图,诸国疆土远大于我秦国,大王便知,要想以大一统治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赵九元所说的,嬴政自然也清楚。

他道:“先生之前便与寡人说过。”

“没错,大王当局者迷,被臣点过一回。”赵九元这话不太客气,她继续道:“一统迫在眉睫,而如何治理偌大的疆土?臣以为,首先君王心中要有民。”

“这是儒家之言。”嬴政道。

“没错,大王的国家要运转,就需要民提供赋税,如此才能政令西方,民才是国之根基,没有民何来国?”赵九元抽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一个大大的“民”字。/x·1·9?9-t^x′t+.+c,o_m¨

嬴政提着椅子走近坐下,看着那纸上的未干的墨迹,眼底暗藏一抹笑意。

这字远不及李斯,甚至连寡人的字都不如!

“大王莫要小瞧了民,国家的民越多,赋税越多,国家越富,越能在战争中取胜。”

“先生所言,政都清楚。”意思是,能不能说出点有新意的?

商鞅变法,其中之一,便是通过分裂户口,增加户民,提高民的数量。

“臣接下来要说的是民生,何谓民生?便是关注百姓的生存状况和基本的生存需求,一个国家百姓的幸福度越高,百姓对国家越有信心,这个国家才能长久。”

嬴政的目光落在那个生字上,他从未想过,还要考虑民生这一条。

“民若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关注民生,稳住百姓日常生活,百姓才不会生出异心。”赵九元笔未落,继续在上面写下两个字——“人才”。

嬴政仔细咀嚼赵九元说的那句话,民若水,君如舟。!幻*想′姬, ?追!最.新¨章\节¨

此言当真精辟。

人才?

人才不也来源于民吗?

“看来大王己经猜到臣接下来要说些什么了,纵观当世,我大秦朝堂上站的人才,其中有一大半来自东方六国,他们带着各自的主张和目的来到大秦,为大秦一统天下添砖加瓦。”

“可有一些人分明是庸才,是利禄之徒,以后天下一统,我大秦若用这样的人去治理一方,结果可想而知。”

“臣知大王奉行愚民之策,臣非常不赞同愚民。民若愚,一个国家的生产力便不会有进步,何谓生产力,通俗来说,便是人力与物力,人可以耕种田地,产出粮食和布匹,粮食可以使人吃饱饭,布匹可使人有衣穿,不至于裸露全身,从而粗具教化。人只有吃饱饭,有衣穿,才能从事其他行为,譬如繁衍生息,譬如保家卫国。”

“为何说愚民不可使国家进步呢?拿大秦的农人为例,臣未曾提出土地增产等一系列方法之前,我秦国农人耕种田地,永远靠天吃饭。种子种下,田地杂草丛生,草与麦苗共争地力,麦苗伏倒,没有人思考麦苗为何会倒在地上。年景好时,亩产二石,年景不好,亩产一石不足。”

“臣说这话,并非全然批判愚民,而是谏言大王,应适当把握其中的度。”

“若全然俱愚,日后天下安宁,军功授爵制无用武之地,那些民无上升通道,又该何去何从?”

“人才数量很重要,水平更重要,臣谏言,我大秦当自上而下,设立一套人才培养的体系,让人可以成才,可以有用武之地,给民以希望,才能稳中向好。”

嬴政被这一番话震惊到失语。

半晌,嬴政喝道:“彩!今日听先生一言,只觉淤积在寡人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不知先生当如何做?”

赵九元拱手道:“大王,臣有一计,待书同文后,便可在咸阳设一座同文书院,他齐国有稷下学宫,其乃是天下公认的向学之地,我大秦为何不能有一座同文书院?汇聚天下有学之士,论辩讲法,宣扬我秦国的文化与国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